跨学科研讨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影响

“ChatGPT与人文学科的挑战: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影响的跨学科会议”在南京举行

2023-03-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它对人文学科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因其在语言处理、文本生成、人机交互等领域所展现出的强大功能,已成为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交叉点的前沿,人文学科的从业人员,或许要不得不以一种复杂的心情看待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鉴于此,南京大学数字史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中国数智研究院”于3月18日在江苏南京举行“ChatGPT与人文学科的挑战: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影响的跨学科会议”。来自哲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领域的20余位学者从跨学科视角展开深入研讨。

  与会学者表示,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出现以后,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人的自主性的思考。所有相关问题的研讨最后都要反观到人本身上,反思人的自主性、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吴楠/摄

  成为人文学者的助手

  ChatGPT的核心是算法、算力和数据。ChatGPT的底层逻辑是在语言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因此,其本质上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除了聊天问答之外,ChatGPT还可以编写程序、修改代码、撰写提纲、多语翻译等等。

  “从工具论的角度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品的出现,跟汽车等交通工具在人类社会的出现,具有相似的意义。如果说现代交通工具是人类脚力的延伸,那么ChatGPT就是人类脑力的延伸。AI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想象力的催化剂,我们可以借此提升想象力水平。”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王涛表示,ChatGPT最核心的优势是能对现有知识进行梳理。它能帮助研究者初拟论文纲要,提示某项研究要关注的重点,寻找某句话的出处等,可以成为史学研究者的智能助理。但它仅仅是基于自然语料库压缩模型而得出的信息,人们对其结果要警惕。可以说,我们利用ChatGPT等工具协助开展学术工作仅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很多人力不断修改,在人机互动过程中才能做出较好的研究。

  从事计算机科学与历史学交叉研究的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光伟曾尝试用ChatGPT进行中国古籍文献数字化研究。他表示,ChatGPT可以帮助学者进行古文点校和古文文本结构化。历史学者在进行史料解析时,需要提取文本中的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而这可以通过ChatGPT直接生成。“AI大模型训练好以后不会主动思考,但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激活它内在的路径和节点。如何设计好的提问,从而更好地激活人工智能‘大脑’深处的链路,使我们获得更精准的答案,需要深入思考。”他说。

  在性别研究方面,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戴雪红发现,ChatGPT对性别偏见问题似乎呈现友好的姿态,引得一些赞誉声,吸引了上亿用户群。她表示,AI与ChatGPT本质上并不是反对女性主义的,但关键是要以多样性、包容性和对社会偏见的批判性审视来开发AI技术,以确保它促进和推进而不是破坏女性主义原则。在一个由机器学习主导的未来,打破算法固有的性别偏见以及性/性别的二元论,ChatGPT也许会成为推进性别平等的强大助力。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吴楠/摄

  从传承式教育转为创新性教育

  对文科教育而言,ChatGPT的挑战是颠覆性的。未来的文科教育以及文科生会处于AI辅助生存的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表示,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迭代速度很快,影响了文科教育的目标、方式,甚至学生就业。目前,我国文科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记忆和归纳综合能力,而这恰恰是ChatGPT擅长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文科教育要从传承式教育转为创新性教育,要从面向过去和现在总结经验,转向面向未来的教育;要从博学转向慎思,注重新思想、新视野的发现和建构;要从专学转向通学,消弭文理之间的隔阂,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这也提醒人文学者要关注新科技的发展,不要固守旧书堆。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符号教育学研究所教授崔岐恩认为,未来教育借助虚拟符号,必将迭代人类曾经的教师中心论、儿童中心论,代之以学习中心论。而教育目的则超越曾经的知识为目的、能力为目的,代之以意义和意义感为目的。

  从事教育、技术和技术融合方面工作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任曼曼谈到人工智能对创新教育的影响。她表示,人工智能对现在的教育有着严重的冲击,未来可能会有一些专业逐渐被科技取代。教育不等同于灌输知识,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这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为了将稀缺的人力资源用到刀刃上,将可以被替代的工作交给机器做,来自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统计学研究中心、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学者组建的研发团队,正在尝试将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写作与批改,开发AI写作批改平台,并由悟智科技设计落地。平台集在线写作、AI辅助和线上批改于一体,致力于推进写作教育智能化、高效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者严程介绍,工具可以辅助甚至替代教学活动,教师的身份也将改变,从回应者转向引导者。写作课的教学不在于教人“写好文章”,而在于引导作者将闪光的创见更好地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与会学者合影。本网记者 吴楠/摄

  推动艺术向未知思想领域延伸

  艺术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技术史演变的历史。“ChatGPT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新兴科技的出现,促使人们去反思哪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艺术本质。”上海油画雕塑院教授傅军表示,ChatGPT或将改变艺术的生产方式,为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领域赋能,为人工智能开辟新的可能。那些靠既有知识进行使用、重组、转译等生成的艺术,无疑将遭受来自ChatGPT或GPT-4降维打击;那些结合当下生存经验和人生体验、并有独特的创新方式进行深度表达的艺术,将会更加凸显其意义与价值。“艺术”的概念空间也将被压缩,从而加速艺术的哲学化、主观化、形而上化,并推动艺术向未知思想领域和视觉资源延伸。

  人工智能科技生成出艺术作品后,是否可以帮助人类去理解这些作品的价值?对此,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青年学者崔玲持肯定态度。她表示,目前ChatGPT对于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的评价可以算作是一种客观性评价。ChatGPT具备人文与科技双向理解力、判断力和分析力。它强调协同创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艺术和技术交叉融合的要点。

  ChatGPT出现后,有人担忧它会不会代替人类写论文?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利文表示,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性,不用太担心它代替人类论文的写作。因为人文学科论文优劣与否在于其思想观点的创新性、论证过程的严密性和材料的真实性,而不是资料的堆积重复。ChatGPT在资料收集方面会超过以往学者的整理,但在人文学科的创新性方面并不乐观,这也是人类人文学科论文写作的价值所在。所以在迎接ChatGPT到来的时代,应重新回归并强调人文学科论文写作的规范性以及观点创新性、逻辑性,以及材料的真实性等,从而促使优质文章的产生,防止论文写作的异化。

  厦门大学哲学系詹好介绍了ChatGPT的强悍能力、内部构成,以及其成功的秘诀,分析了为什么我们觉得ChatGPT是AGI(通用人工智能)。他表示,ChatGPT不是功能主义和计算主义,没有模拟心智和认知过程,不是赛尔意义上的强AI。河海大学金姿妏谈到了ChatGPT对数字时代人文思维模式的改变与挑战。她表示,世界已经进入了人和技术共生的时代,在技术的主体性特征不断凸显的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即当我们进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时代之后,人类如何进行自我的安置。这个问题应当在不断的探索中一步步推进。

  让AI辅助人类更好地成为人类

  ChatGPT的热度还没有过去,OpenAI又于3月15日正式推出GPT-4。GPT-4是一个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支持图像和文本输入,以文本形式输出;扩写能力增强,更具创造力,并且能够处理更细微的指令。

  “我们进入了一个加速的时代。ChatGPT的应用前景毋庸置疑,它对人的认知会产生什么影响?”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吴静说,ChatGPT在网络上汲取到的发言和反馈方式,更多的是年轻人的方式。在与ChatGPT对话的过程中,我们言说的对象看似ChatGPT,但事实上是我们自己。她表示,数字从来都离不开人,因为它是人的数字化。它所面对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文化的问题。我们在科技加速的冲击下,如何反观人类自身成为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对此,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张福公表示赞同。“ChatGPT对人文学科的最大挑战首先在于:当代人文学者在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下不可避免地遭遇人工智能时,能够识别其背后的形式抽象和拜物教性质,重新追问和回答那个最古老的哲学问题:人究竟是什么?”他说。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对人的自主性的反思。“从哲学的维度讲,人应该是目的,不是手段。如果说我们担心自己被取代,实际上就把人当成了手段。”王涛表示,在AI的时代,人类用户的自主性需要得到强化,才能抵消GPT-4在知识储备、检索速度等方面的优势。AI的工作原理虽然有很复杂的数学公式,但是它的学习逻辑,跟历史研究具有相似性:需要回归到先前的信念,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当前的问题给出建议,或者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形式上的相似性并不能掩盖GPT-4缺乏自我反思性,因此无法创造性地提出新问题。比如,从史学史的维度看,历史学家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纯粹的政治史研究路径,为魏玛共和国引入文化史、社会史甚至情感史的视角。就目前来看,GPT-4还没有这种自主性。人类历史学家还能够通过对信息碎片的追踪与梳理,辨析真伪,这也是GPT-4所缺乏的。

  吴静提出,科技的发展实际上延续的是线性逻辑的思维,由科技建构起的主体和主体际关系都受这一逻辑的影响,而人类自身其他非线性、非刚性的联结和思维方式逐渐被侵蚀和遮蔽。对人类自身的反观,正是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强调人的非理性维度——主体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复杂性,不断打破科技的刚性边界,使科技的发展最终为人类自身服务。

  在科技不断更新迭代的今天,傅军主张以“圣人无意”的态度面对新生事物,即对新生事物的所有可能性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在不久的将来,人机协同式的艺术与设计实践将成为常态,尤其是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将会深刻改变设计行业的工作流。让AI与人类进入一种互补的方式,使人类更好地成为人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