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认识

2023-02-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一是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三是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四是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更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拓展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认识,必须坚持和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认识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定自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坚定自觉在实践基础上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需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也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其间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认识的根本遵循。

  二是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这是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认识的根本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和开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成就和经验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奥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历史和实践的理论成果,当然也必须坚持和反映这个历史和实践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政治特征和鲜明底色。

  三是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的辩证关系。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只有是中国的,才能是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因而如同其他国家在其初始条件、制度约束和实践道路等因素下会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独特形式一样,中国式现代化也必然有自己在制度、道路和内涵上的特殊性。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认识,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要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发展老路,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深刻意义,也要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探索展现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的普遍意义。

  四是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并在这一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正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始终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努力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我们党才能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然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战略环境和机遇挑战,在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或矛盾。这就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于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