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展现现代化模式新图景

2023-02-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中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本质区别,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理论迷思,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南,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表明,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和党派或利益集团争斗逻辑,摒弃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老路,始终坚持党的奋斗目标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开启新的历史征程,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探索的现代化,而不是依附他国、移植照搬的现代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应该由本国人民自己选择,依附和照搬别国模式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的翻版,而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回望过往历程,无数仁人志士怀揣现代化梦想,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但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都未能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没有摆脱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和一些势力,试图按照他们的方案和标准来框定、要求发展中国家移植和照搬西方制度模式。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曾经被蛊惑煽动按照西方模式进行“颜色革命”,其结果带来的是政局动荡、社会分裂乃至国无宁日。这些铁的事实和沉痛教训深刻教育我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人间正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而不是中小规模国家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虽然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和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但是目前世界上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加起来不超过10亿,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都不过亿,都属于中小规模国家,因而谈不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西方现代化的狭隘性与局限性。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走过的路,让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了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将人口规模巨大的“沉重压力”转变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优势”和持久动力,破解了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其艰难程度与巨大贡献完全是西方式现代化所无法比拟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量1.5倍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破除了近代以来西方模式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西方神话,必将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重塑世界现代化的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不是少数人富裕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近代以来的西方现代化历史表明,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宏伟的理想是拥有资本的人创造更多财富,由此为每个人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但事与愿违的事实是,由于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利益为主导的现代化,无产阶级贫困化、贫富分化充塞整个社会。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共同富裕既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期待和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构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个特征内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和原则之中,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更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显著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也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了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而不是物欲膨胀和唯利是图的现代化。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持久性和优越性。与此显然不同的是,在西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中,由于部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从工业革命开始,并且受益于工业化进程率先实现了本国的现代化目标,也一直引领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形成了“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单一思维逻辑,这种历程也表明了西方现代化是一种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准的现代化模式。这就使得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在追求工业化发展和物质财富至上的同时,忽略或难以有效兼顾到思想文化、精神意识等其他领域的发展,经常导致物质进步与精神文明、道德进步之间的错位和冲突,暴露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内在弊端和根本不足。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支配的现代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遵循这一理念,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然而,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下,资本对利润的无止境追逐,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这种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必然引发生态危机。究其根本,西方现代化受“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支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工具性关系,自然不可避免沦为人类生产过程中的被动客体,人与自然关系不断紧张。面对西方现代化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不是侵略扩张、殖民掠夺的现代化。和平与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价值体现。从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中,从近代以来中国一脉相承的现代化求索历程中,从中国与西方大国崛起的相互比较中,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和平发展的轨迹、逻辑和方向。新中国将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坚强基石和根本方针,贯穿于中国外交的整体历程和各个领域,在国际舞台上坚定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进入新时代,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充分展示负责任的和平发展大国形象。中国人民超越“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和冷战思维方式,走出了一条强而不霸的复兴新路,开辟了一条维护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现代化道路。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合作共赢的维护者,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