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02-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凸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增进文化认同、推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围绕土家族、傣泰民族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深刻分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机制及其多维体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实证样本和学理支撑。

 

多维视域下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何星亮

  《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编纂工作由土家族学者黄柏权和彭林绪倡导发起,2011年7月正式启动,2021年底出版,是全面反映土家族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的综合性图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项浩大的民族文化工程。编纂出版《全书》,凝聚了多方面的智慧和心血,既是土家族的文化盛事,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成果,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责任担当。

  《全书》是一部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论述科学的百科全书。土家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积累了丰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通过《全书》的呈现,土家族及其聚居区的历史文化以文字为载体存续下来。《全书》汇聚200余位土家族研究专家、学者参与编纂,历时十多年。编纂人员先后40次深入土家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采访研究土家族的学者30余人,录制土家族重要文化事项及传承人音像资料600多小时,拍摄图片10000多张,记录保存了一大批真实鲜活的资料,为成书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该书谋篇科学合理、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分为上、中、下三册,总计400万字,精选8485个词条,系统完整地呈现了土家族历史文化知识和现实发展成就。《全书》采用分类编排法,将诸多条目分门别类,以类相从,全面介绍了土家族聚居区地理、历史、民族、经济、民间信仰和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科学研究、文化事业、教育、民俗、文物古迹、古籍文献、人物等16个门类的知识和成就,各门类板块划分相对独立,但所叙述的知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联。

  《全书》词条以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社会影响力、资料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为收录标准,其释文成为《全书》知识性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论述科学是该书成文的关键。该书撰写时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每一个词条释文的表述,尽力做到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初稿完成后又组织十余次统稿和审读,谨遵“客观记述、求真存实、突出重点、把握特点、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文风端正、文笔规范”的要求,保证了该书内容融学术性、资料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编纂目标。

  《全书》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土家族发展历程的著作。《全书》是土家族研究成果中资料丰富、颇具创新性、撰稿队伍庞大、单项成果文字较多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当前土家族研究水平。《全书》涵盖土家族古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描绘了土家族及其聚居区历史发展的全貌。

  土家族自古就聚居在今天的湘鄂渝黔边武陵山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是最早对这片地区进行开发的民族之一。卷二“历史”部分重点介绍了重要制度、历史事件,特别关注土司制度的论述。《全书》选取100多条土家族及其先民组织或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土家族对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的突出贡献。悠久的历史是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土家族的共同记忆和民族根基。卷三“民族”部分用近200页的篇幅,真实地记录了土家族从确认为单一民族到民族成分恢复以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往事历历在目,是800多万土家族儿女对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增强“五个认同”的珍贵记忆。卷七“文学”部分有1000多条目,分为古代文人文学、现代文人文学、当代文人文学,再现了土家族及先民创造的灿烂多彩的精神产品。卷十四“文物古迹”、卷十五“古籍文献”共有近3000个条目,篇幅达530余页,呈现了土家族丰厚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学作品、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土家族的文化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是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石。

  《全书》是一部展现土家族聚居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土家族作为中国的内陆民族,自古以来就与周边各民族进行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一方面,土家族的形成具有多元性。族源的多元性和族称的多样性表明在土家族形成过程中各族群的互动性和交融性,土家族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体现出一体多元的特征。另一方面,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是由多民族共同开发的。聚居在武陵山区的各民族在开发武陵山区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共同进步,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其历史传统、经济类型、生计方式、生活习俗等难分彼此,历史时期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武陵山区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区域,因此,《全书》就是一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总之,《全书》通过多维的呈现方式,梳理了土家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展现了以土家族为核心的武陵山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对于传承和保护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和提炼土家族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傣泰民族”的学旅与洞见

胡晓晴

  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居住着许多跨境而居的民族。傣泰民族就是一个典型的跨境民族。傣泰民族自古频繁迁移,由云南向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不断迁徙,最终形成了以云南为源头的傣泰民族文化圈。郑晓云撰写的《傣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研究》一书,对傣泰民族历史迁徙的过程、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及当代面临的全球化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在民族学研究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行走于傣泰民族中的探秘者。20世纪80年代,郑晓云从云南大学毕业,用近40年的执著与坚守,辛勤耕耘在傣泰民族文化的沃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作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他推出《傣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研究》《傣泰民族研究文集》和《泰国傣泐人的历史、文化认同与区域和谐》三部著作。其中,《傣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研究》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和东南亚傣泰民族历史、文化多样性的学术专著,拓宽了傣泰民族文化研究的范围,提出了利用中国和周边跨境民族的历史渊源,构建中国和谐边疆和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新理念。

  蔡元培在《说民族学》一文中指出:“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于记录或比较的学问。”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样貌及其历史演进过程,需要以耐心扎实的田野调查与实地采访作为基础。该著作正是作者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工作完成的。从1983第一次造访西双版纳大勐龙镇曼飞龙村开始,郑晓云就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的基地,几十年来一直进行跟踪式的田野回访,从未间断。他在这里扎根,但并未将研究局限于此。与此同时,他还对其他傣族聚居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作者将田野考察的足迹拓展到周边国家,对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泰人文化与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前往美国丹佛市实地调查了美国泰泐人的状况,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作者以这些文献资料与访谈笔记为基础,对傣泰先民南迁的路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作者聚焦于能够展示出民族文化特征、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的关键要素,注重以典型个案的细部特征来反映事物的性质。傣泰民族的分布和生存是客观的,但是他们的状况目前外界所知以及学术界的研究却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点上来说,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学术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

  宏大视野下的精细研究。中国的傣族与东南亚地区的泰人有着共同的民族渊源,郑晓云尝试以一种宏大的视野进行比较研究。该书探讨了居住在中国和周边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傣泰民族人民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今天的生成发展状况,以及地理大空间和国家分布中所形成的傣泰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于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的把握,是傣泰民族今天最重要的“族情”。全书从两方面论述了傣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支系以及长期的历史迁徙所形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与居住国文化相融合,受到全球化影响而形成的当代意义上的多样性。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傣泰民族文化在与不同国家的主流文化相互交流时,并不会发生冲突,而是体现出一种包容性,能够在保存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对傣泰民族发展态势宏观把握的基础上,郑晓云进行了大量的微观研究,从心理特征、水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婚姻与家庭等方面对中国傣族与东南亚国家泰人的文化特征展开了具体、分门别类的阐述和比较研究,这种宏观和微观相兼的研究增强了这本学术著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跨境民族的民族与国家认同路径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强化中国傣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是关系边疆稳定与国家未来发展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傣泰民族分享着很多共同的文化传统乃至历史记忆,有着共同的分布地域、生计基础、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在傣泰文化圈内存在着最基本的民族认同,加上相邻国家间长期的探亲访友、通婚互市、节日聚会等民间交往活动的开展,傣泰民族间在情感、信念等心理层面的民族归属与认同感不会因为国界的存在而消失。郑晓云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探讨了如何强化人们对中国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同处于傣泰民族文化圈中的傣泰民族人民的和谐关系。郑晓云提出在经营与周边国家的傣泰民族关系时,要将其作为一种和平的资源对待和利用。傣泰民族共同的历史渊源与民族文化,是这一地区和平、合作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利用好这一资源,使之成为民心相通的基础。这对于加强周边不同国家间社会、经济与文化交往,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全景式呈现长时段布阵与历史现实

石硕

  《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是全面反映土家族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的综合性图书。《全书》是对将近一个世纪土家族研究全面系统的总结,谋篇合理、资料丰富、系统完备,兼具学术性与知识性,全景式观照了土家族的整个发展历程。

  《全书》是对“长时段”理论和“大历史”研究的有益实践,从中能够窥见土家族聚居区历史发展进程的三个层面,即“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体现了长时段布局的宏大构建。从200多万年前的建始直立人,到19.5万年前的长阳人,再到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巴文化,一直记录到新时期土家族聚居区社会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家族及其聚居区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在长时段构思统领下,记录和叙述的每一部分具体内容又分段、分期呈现,如“历史”部分分为古代历史事件、近现代历史事件;“经济”部分分为秦汉至唐宋时期、元明清土司统治时期、清朝改土归流至鸦片战争前、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从改革开放至今等若干时段;“文学”部分分为土家族文人文学奠基时期、承前启后时期、蓬勃发展时期;“美术”部分分为土家族先民时期、土司时期、改土归流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当代等几个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部分分为奠基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复兴阶段、全面推进阶段;“教育”部分分为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当代教育等三个时期;“医疗卫生”部分分为奠基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基本成熟时期、民间医学与外来医学相互交融时期、继承发展时期、蓬勃发展时期等;“人物”部分分为古代人物、近代人物、当代人物。长时段的布阵,使土家族的历史进程清晰可见。各部分内容根据不同特点划分成不同时期或时段,将土家族及其聚居区的历史、文学、艺术、教育、卫生、人物等有机融入历史发展长河中,既有完整的脉络,又有不同时段的特点。这种划分和呈现,使土家族与相邻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清晰可见。

  在长时段布局的前提下,《全书》突破了以往百科全书只注重记录民族历史、文化单一面向的局限,将土家族及其聚居区的历史文化和当代建设成就兼收并蓄,兼顾了历史性和时代性,将过去的历史和当代的建设成就同时呈现。《全书》16个部分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历时性介绍或考察,特别是“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科学研究”“民俗”“文物古迹”“古籍文献”等部分,关注历史和文化内容较多。如“历史”部分下设“历史事件”“土司制度”“土司时期军事”“卫所”“职官及其他”,将土家族发展进程的历史特点详尽地反映出来。“艺术”部分下设“音乐”“舞蹈”“戏剧”“民间曲艺”“工艺美术”等,呈现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文物古迹”部分下设“化石点”“遗址旧址”“墓葬”“窖藏馆藏文物”“石刻碑刻”“宫观寺庙“宗祠民宅”“塔桥井”等,收录土家族聚居区的各类文物、历史遗迹遗址。无疑,对历史文化的展示是《全书》的重点,通过《全书》可以系统地了解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事象。与此同时,《全书》也尽可能反映了土家族聚居区的当代建设成就。如“民族”部分记述历史知识只收录了32个词条,而反映土家族聚居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乡和民族法制建设却收录了174个词条;“教育”部分古代教育和近代教育分别收录56个和130个词条,当代教育收录128个词条,基本持平;“文化事业”多是反映当代文化建设发展成就。“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事业”等部分,记述土家族聚居区当代建设成就比例更大。即便是“地理”“文学”“艺术”等部分,也充分反映了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如,“地理”部分通过“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世界自然遗产”等内容,反映了土家族聚居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文学”部分古代文人文学收录73 条,现代文人文学收录13条,当代文人文学收录178条,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家族文学的飞跃发展,通过各种文学体裁讴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聚居区的巨大变革,展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艺术”部分“公共艺术”收录18个词条,“机构团体”收录25个词条,反映了土家族聚居区当代艺术的发展成就。《全书》300多幅彩色照片,既有生动展示土家族聚居区生存环境、聚落空间、物产资源、文物古迹、工艺美术、表演艺术、民族风情的画面,也有展示土家族聚居区交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图片。历史与现实的双向呈现,使《全书》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呈现出鲜活的时代感,引导读者穿过时空隧道,洞察土家族及土家族聚居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全书》除了以上显著的特色外,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总之,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全书》的出版发行正当其时。《全书》的出版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实践,也是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宋晓阳

  《傣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术界好评,获得了湖北省第13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该著作凝聚了湖北大学特聘教授郑晓云三十余年的心血,以宏大的学术视野、扎实的田野资料、鲜明的学术观点,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傣泰民族文化图景。

  推动学术研究发展,提出新的学术概念。作为规模较大的跨境族群,傣泰民族主要包括中国云南傣族及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国家,与其有共同民族渊源关系的泰人,历史上频繁迁移。基于共同的民族渊源与一致的民族认同感,在不同地域中形成了一个以共同的社会制度、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经济基础和宗教信仰等为基础的傣泰民族文化圈。

  学术界关于傣泰民族的起源说法不一。郑晓云认为,傣泰民族的早期历史在汉代以前尚无迹可寻,汉代以后分布于云南滇中地区,尤其是滇池周边,在随后的岁月中向南迁徙,并迁入周边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郑晓云在学术界率先提出“傣泰民族”“傣泰民族文化圈”等重要学术概念,试图冲破传统的学术研究藩篱,通过大量的实证调研和文献考据相结合,论证出傣泰跨境民族同宗同源的客观史实,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之后研究傣泰民族的迁移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与范式。

  梳理傣泰民族历史,建构傣泰民族的迁移路径。东南亚国家的傣泰民族与中国的傣族有民族渊源。但是,当前学术界并没有很好地厘清傣泰民族迁徙的路径。郑晓云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关系网络,在宏观把握整体迁移历史的前提下,分别阐述傣泰民族先民从云南向缅甸、老挝、越南、泰国迁移的过程。迁移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的迁移,二是躲避战乱甚至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被强制迁移。尽管傣泰民族在历史上有频繁的迁徙,但是改变不了他们同宗同源的历史关系。

  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是一个民族得以接续传承的重要途径。傣泰民族先民由中国云南红河流域、澜沧江流域和云南西南的瑞丽江流域等地区,逐渐迁入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郑晓云认为,傣泰民族文化中有两个较为突出的典型特质,这是傣泰民族先民得以在新的居住地落地生根的重要因素。一是水稻种植。中南半岛最初普及的农耕方式为孟—高棉人赖以生存的“刀耕火种”型山地农业,无论是生产条件还是粮食供给对粮食需求的满足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傣泰民族先民迁入后带来的一种更高级的农业文明,即水稻种植农业。另一个因素则是其独特的社会制度——“勐—阪”制度。郑晓云认为,这一社会制度的功能与优越性在于能够在一个新移民地区较快地扎根,并且按照一套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军事体系运行,形成一个个在新移民地区的阵地,这就比分散的原住民有更大的扎根优势。因此,傣泰民族先民在迁移到新的地区后,仍然能够安定下来并发展壮大。

  文化传播与关联,体现傣泰民族当代文化多样性。迁移并安居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即文化的复制,涉及宗教、生产技术、社会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郑晓云认为,可将有傣泰民族分布并且有共同文化、共同民族渊源关系的区域称为“傣泰民族文化圈”,其形成基础是一些共同的傣泰民族文化要素,例如民族认同、共同的分布区域、共同的语言、社会制度、宗教、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及经济基础等。

  郑晓云肯定了同地区其他民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傣泰民族在与其所分布地区本土文化的交融中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不仅表现在尊重傣泰民族文化本身的多样性,而且涵盖对傣泰民族文化圈中居住的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友好互动。

  利用民族渊源推动和平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傣泰民族迁移的过程中,基于共同的民族渊源,整个傣泰民族具有一致的民族认同感。郑晓云为傣泰民族研究提供了一种创新思维,即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民族渊源形成的友好民族关系,来构建国家和平发展的文化基石及和谐周边环境的人文基础,进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形成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互动关系,推动经济建设。笔者认为这是郑晓云在这本书中又一个重要的理念创新,是这本学术著作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所在。

  郑晓云提出,要尊重傣泰民族不同支系与住在国的文化融合,也应该积极促进不同国家傣泰民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傣泰民族之间的交往堪称和谐和平的典范。因此,中国作为傣泰民族的发源地,也应该积极推动这一交流,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通过加强边疆建设,推动边疆各民族人民繁荣发展,包括傣族人民在内的边疆各族人民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不断提升。

  该书研究视野宏大、田野研究扎实深入、资料来源丰富、学术内涵深厚,不论从研究的选题、提出的学术观点还是研究范式、方法而言,都堪称近年来中国跨境民族研究的一项创新力作。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