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无论其礼仪的隆重、活动的丰富,还是文化内涵的厚重以及影响的巨大,都是其他传统节日不能比拟的。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与张扬,蕴含着人们对大自然恩惠的感激和收获后的自豪与喜悦,充满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企盼和追求,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人功绩的认同与缅怀,传递着家庭乃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殷殷深情。
春节从历史中走来,虽经不断嬗变和演化,但它的主线和“基因”却一直未变,并将以强大的生命力代代传承并延续下去。
◇祭祀·农事·历法◇
春节的起源与发展可以概括为:远溯于上古,萌发于周,兴于汉唐,盛于明清,并延续至今。
祭祀。殷商时期,人们在收割农田后,总要对上天诸神和祖先进行祭祀,也就是“腊祭”。《说文解字》注释为:“腊者,从肉巤声。”“按腊以祭”,意思是用猎物进行祭祀。
祭祀之月称为“腊月”。周代腊祭活动由简而繁,节日气氛也愈渐浓厚。《诗经》中对“腊祭”活动就有这样的记述:“朋酒斯飨,曰杀羊羔,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思是说,每当腊祭,大家就会集合在一起,杀羊设宴,会聚于公堂上,举起牛角酒杯开怀畅饮,共同祝福。但这时的“腊祭”和新年的时间还没有固定下来,直到汉武帝采用《太初历》纪年后,才正式确定以十二月为年之尾,并在这个月进行“腊祭”,故十二月亦称“腊月”,一月为一年之首,称“正月”。
年的由来。远古时期,先民的农业种植能力很低,作物每年只能收获一次。为了记录农事活动,即以庄稼每成熟一次为一年。《谷梁传》中说:“五谷大熟为有年。”《说文解字》也注释:“五谷成熟曰年。”《尔雅》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在没有准确的节令和统一的历法之前,播种和收获常常误时,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很大影响。一个叫万年的樵夫,在树影移动的启发下,通过插在有刻度的圆石盘上的木棍影子来计算时间,这就是早期的“晷”。后来,他又受到山泉滴水节奏的启发,研究出“五层漏壶”的计时法,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创造出《太阳历》。商王祖乙把这个历法命名为《万年历》,确定十二个月为一年,并敕封万年为“日月星君”。
元旦。元旦又称“正旦”“元日”“元辰”“元朔”“正朝”“新朝”等。此外,元旦也称“三元日”,即《玉烛宝典》中所说的“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元旦指一年中太阳首次从大地升起的时候。《说文解字注》:“元者,始也。旦,明也。”宋《梦粱录》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称新年。”所谓朔日即每月的第一日。西汉太初元年以正月为岁之首,称正月一日为元旦,并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元旦、春节、新年三者自古以来本为一体,直到近代才开始剥离。辛亥革命成功后,在孙中山主持下,曾议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以阳历一月一日为新年和元旦,以农历一月一日为春节。1913年,北洋政府的内务总长朱启钤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工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但由于当时混乱的政治环境,这一决定并未真正实行过。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至此,春节才与新年和元旦正式剥离。
◇守岁·拜年·娱乐◇
春节严格说来指农历正月初一,但事实上春节活动自腊月二十三就已开始了,在正月初一前后达到高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真正结束。从“祭灶”开始,人们就以喜悦的心情投入纷杂的“忙年”活动中。这在北京地区流行的民谣中可以得到佐证: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做新衣;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到处走一走。
祭灶。灶神也称灶王、灶君,道教中称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关于祭灶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流传最广的还是唐代的一个传说。《酉阳杂俎》中载:“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灶王被尊为一家之主,职司是观察考核全家一年中的善恶言行,腊月二十三回天宫奏报,以定来年祸福,所以当晚各家都要进行祭祀送行。祭品中一定要有糖瓜、年糕之类,意思是粘住灶王爷的是非之嘴。于是,民间也传下春节吃糖瓜、年糕的习俗。祭灶后,人们就开始了春节的筹备,所以祭灶又称为“过小年”。
门神。自古以来,人们对门就极为重视,东汉《门铭》中就说:“门之设张,为宅表会,纳善辟邪,击柝防害。”人们在门上张贴神像用来守护门户,称为门神。据考证,门神之风始于汉代。《汉书·广川王传》载:“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绔长剑。”这里所说的成庆是指荆轲。大凡门神都是一些勇猛有力的人或动物。晋代曾以虎为门神,《搜神记》载:“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像虎眼,以祛不祥。”但门上张贴最多的还是“神荼”“郁垒”二神。据《山海经》记载,东海山中鬼怪云集,巨大的桃树垂拱为门,由神将神荼、郁垒左右镇守,以防鬼怪出外为害人间。后来,人们把神像贴于门上以求平安,桃木也由此成了民间避邪之物。
到了唐代,神荼、郁垒渐为秦琼、尉迟恭所取代。传说白龙获咎,请求唐太宗庇护,魏征在与唐太宗对弈时梦斩白龙。白龙魂魄向唐太宗索命,夜夜滋扰,不堪其苦。大将秦琼、尉迟恭镇守宫门,白龙从此销声匿迹。百姓纷纷效仿,于年尾岁初之际,贴秦琼、尉迟恭像于门,祈求来年安宁。
门神画也是年画中的一种。宋代以后木版年画广为流行,人物、动物、花卉皆可入画,但大多为喜庆、祈福之类的内容。到了明清两代,不但题材更加广泛,技艺也更加精湛,形成了很多流派。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逐渐成为中国年画艺术流派的代表。黄河流域还有刻纸为画的习俗,或贴于窗前,或悬于门楣。这一活动不但烘托了节日欢庆气氛,还催生了中国民间特有的剪纸艺术。
春联。春联为上下句,并相互对应,所以称为联。春联由桃符演化而来。人们为了祈求一年的平安,常在桃木上书写一些驱邪求福的词语,后发展成为一种文字凝练、对仗工整的联语。据说,后蜀皇帝孟昶书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副典范的春联。春联经明清两代,发展成为不分时节而广泛应用的楹联,无论婚丧嫁娶,还是庵堂寺院、楼台亭阁、名山大川,无论是宫廷官府,还是茅屋草舍,都可以悬挂或粘贴楹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古时山里有怪名山臊(也称山魈),人们燃放爆竹可以惊走山臊。《神异经》中说:“人常以竹著火中,爆扑而出,臊(魈)皆惊惮。”《荆楚岁时记》也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燃放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由此传下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
爆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诗经》中的“庭燎”,是在庭院中点燃竹制类火把,有时会发出爆裂声。《通俗篇》中说:“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曰爆竿。后改为火药,沿用了爆竹的名称。”火药的发明为爆竹的改进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不仅花色品种增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春节的一大盛景。对此,清《帝京岁时纪胜》中有生动的记述:“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
守岁。腊月三十夜晚又称“除夕”。“除者,去也;夕者,夜晚也。”除夕守岁始于晋代,晋《风土记》中说:“除夕达旦,谓之守岁。”至唐宋开始风行,宋《武林旧事》载:“至除夕,则至夜,卉烛糁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谓之聒厅。小儿女除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明清守岁之风更盛,并一直延续于今。关于守岁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怪兽“年”的传说。“年”头生独角,青面獠牙,生性凶猛,平时潜于海底,每到腊月三十即上岸吃人。于是,上天派紫微星君化作红衣老人,指点人们于腊月三十夜晚点亮火烛,敲击声响,合家聚守,夙夜不眠,果然吓得“年”狼狈逃窜。从此传下了除夕守岁的习俗。
压岁钱。每逢春节,长辈都要给晚辈一些钱,称为压岁。传说古代有一妖魔名“祟”,腊月三十晚常来为害儿童,唯惧怕闪闪发光的铜钱。钱可压“祟”。祟、岁同音,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祝福,于是就有了以钱压岁的风俗。
压岁钱的习俗始于汉代。最早是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的一种果盘,称为“压岁盘”。后来以钱代盘,称为“压岁钱”。钱也是专门特制的,上面铸有“天下太平”“千秋万岁”和龙凤、星斗等文字和图案。到了明清时期改为普通制钱。清《燕京岁时记》中载:“彩绳穿红,编成龙形,置于床脚下,谓之压岁钱。”民国以后常用百枚铜元做压岁钱,寓意长命百岁。如今虽改为纸币,但压岁之风始终不辍。
拜年。人们经过除夕守岁,驱走怪兽,以保全家平安,天明后彼此竞相问候,互相祝贺。这种礼仪后来渐渐演变成拜年。
据考证,拜年习俗始于汉代。《汉书·礼仪志》记载,元旦,文武百官都要向皇帝献礼拜贺,皇帝也于当日大宴群臣,称为“正旦大会”。经过历代相传和发展,拜年之风日渐兴盛,至明清两代更为普及,也更为隆重。
《明宫史》载:“正月初一五更起,焚楚香放红……是日亦相互拜祝名曰贺新年。”明《塾园杂记》中也记述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自庶民,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帝京岁时纪胜》对清代拜年盛况的记述则更为生动:“除夕之次……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赴朝,贺元旦也。士民之家,新衣冠佩带,祀神祀祖,焚楮棉,昧爽合家团拜……出门迎喜,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曰新禧纳福。”
“投刺”是拜年的另一种形式。古人削木为简,书写姓名用以通报,这就是“投刺”,后写在纸上成为“名帖”。元旦凡不能亲往登门祝贺的便送去名帖,叫作“望门投刺”。至明清两代,又在名帖上增加了恭贺新禧之类的贺词。这大概就是今天的贺年卡、贺年片的由来。
娱乐。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很丰富,如看戏、逛庙会等。但最热闹最吸引人的还是各种“社火”活动,北方称“走会”“花会”,活动内容如高跷、中幡、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秧歌,等等。喧天的锣鼓,震耳的鞭炮,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交织出一种如痴如醉的狂欢状态,人们在娱乐和互动中得到了情感的抒发和满足。这类活动至今在一些农村地区仍很常见。
破五。正月初五,商家开业,官家开印,并解除节日禁忌,所以称为“破五”。《燕京岁时记》中说:“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五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宦室等官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春日融合,春泥滑,香车绣幰,塞巷填衢。而闤阓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故“破五”实际上是指节日活动的回落,但真正的结束还要待正月十五元宵节以后。
◇饺子·年糕·团圆饭◇
春节同时也是美食节,中国各种传统美食几乎都在节日期间集中展现,其品种之丰盛、制作之精美是平时难以见到的。清《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绘果为茶,什锦火锅供馔。汤点则鹅油方脯,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饦;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鹜风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藕,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汁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婆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佳肴市点。”即使是贫苦人家,过节也要力所能及地筹办最好的饭菜与家人分享。春节食品中,最有代表性、最富温情的还应该是饺子、年糕、团圆饭。
饺子。饺子又称扁食、煮饽饽、水点心。除夕半夜子时,新旧交替,两年相交,人们称为“交子”。“交”“饺”谐音,所以除夕吃饺子,意为“交子之贺”。《明宫史》载,除夕“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岁大吉”。清《燕京岁时记》也记载:“是日,无论贫富贵贱,以白面做饺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是,无不同也。”
饺子的出现时间已不可考,据说至今已有一两千年时间。新疆曾出土过唐代的饺子,形状几乎同今天的完全一样。饺子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品种众多的“大家族”,并且四时均能食用,但除夕吃饺子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年糕。年糕又称黏糕、年年糕。年糕不仅是春节的当令食品,也是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供品。明《帝京景物略》中说:“正月元旦,夙兴盥洗,啖黍糕,曰年年糕。”《清嘉录》记载:“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有黄白之别,大径尺而方,俗称方头糕,为元宝者曰糕元宝。”这里所说的黍是一种黏小米或黄小米。南方多为糯米,有的经舂打为糕,古称为糍。
按照惯例,年糕需在腊月中预先蒸制,冷冻起来在春节期间食用。《明宫史》中说:“自年前腊月二十四祭灶之后……各家皆蒸点心,储生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这里所说的点心,即指年糕、豆包、枣饼、蒸饼、发糕之类的节日食品。
团圆饭。团圆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是除夕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宴。外出子女和回娘家的媳妇都要克日返回,即便有人未归,也要留出位子和碗筷,以示团圆。年夜酒是必不可少的,历史上有名的年夜酒——屠苏酒、兰尾酒、宜春酒、椒柏酒等基本已失传。屠苏,有人认为是一种药草,有人认为是酒坊的名字,传为华佗所制,被孙思邈发扬光大,所以名气最大。年夜酒必须人人皆饮,而且顺序是由少至长。《荆楚岁时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凡饮酒次第,从小起。”苏辙的《春日》诗中“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件事。
团圆饭的菜谱中一般都有鱼有鸡,取意“年年有余”“大吉大利”。至于其他菜肴,当因地而异。在北方地区,火锅是少不了的,最后还有甜点,象征来年生活甜甜蜜蜜。南方地区的团圆饭也很讲究,江浙一带常备热菜十道,取意十全十美。上海、苏州必有蛋饺,取其外形象征招财进宝。其他如肉丸象征团团圆圆,元宝肉象征财源广进,等等。各地团圆饭虽然有异,但在丰盛而温馨、隆重而充满亲情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作者系《中国食品报》原副总编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