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国家一流实践课程建设研讨会举行

2022-12-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近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国家一流社会实践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建设交流研讨会”召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小锋,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洁,马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孟杰出席研讨会。参与研讨会的校外专家学者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师生参加会议。

  研讨国家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好飞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院首要政治任务。此次会议的召开,既是为了聆听专家学者对思政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经验心得,也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对刘建萍教授负责的国家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建设情况把脉问诊、提出宝贵意见。

  夏文斌指出,思政课要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一是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二是要及时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使同学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党的方针政策背后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打通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人员的边界,以达到系统育人工程的效果。希望马院教师和以马栏村为代表的社会力量能够在立德树人上互学共鉴、发挥各自优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强大合力。  思政课社会实践红色基地马栏村挂牌

  李洁发言指出,市委组织部和市委教育工委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精准帮扶红色试点村建设”工作中安排我校牵头与门头沟马栏村对接。按照“善用社会大课堂”的要求,在“京西红色第一村”马栏村挂牌实践基地对贸大开展实践教育具有特殊意义,是我校思政课建设在深入乡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迈出的扎实一步,也是进一步办好贸大特色“大思政课”的重要一步。

  宋孟杰向大家介绍了马栏村的红色历史,在新时代致力于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精神,要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感谢对外经贸大学对马栏村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能携手共同发展进步。 

  一流课程建设进展成果汇报

  会上,一流课程负责人刘建萍教授对《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中国近代史纲要〉建设进展及预期展望》进行了汇报。课程团队将坚持以马院“凌云计划”项目为推动力,继续做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提质增亮工程。 在听完刘建萍教授的汇报后,与会专家学者填写了《一流课程建设评价意见表》,普遍评价一流课程持续建设成果突出,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标杆”示范作用,相信后期建设会取得更好成绩。

  课程建设经验与学术交流研讨会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纲要”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经验分享和学术交流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何虎生教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纲要”课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进行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长黄延敏教授强调将北京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韩强教授提出要在“讲道理”和“讲故事”相结合中讲好思政课。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王海军教授探讨了大历史观视阈下的“纲要”课教学方法。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冯雅新教授以历史人物为例讲述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该如何融入“纲要”课教学。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丁云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探究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纲要”课的逻辑理路。 张小锋教授强调“纲要”课教学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用心用情用力讲透重要内容。

  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刘丽敏教授从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力量的角度,来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纲要”课教学。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首届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一等奖获得者黄东教授从教学法入手,提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时,应注重教学逻辑、教学布局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

  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秘书长张树焕副教授从历史研究的史观、史法、史料三个要素出发,阐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三个维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