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社科大同学和冬奥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大会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志愿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应用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 苏知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言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幸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是我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宝贵经历。前期培训和正式上岗的经历不仅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冬奥会志愿者,更为我未来社会服务提供了知识技能储备。同时,在这过程中的团队磨合、集体生活也为我日后正式步入社会打下基础。盛会虽然落幕,但我为国家、为社会持续贡献力量的热情不会熄灭。我将持续弘扬志愿精神,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朴素的快乐,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的激励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 马凤娇
今天的总结表彰大会将我的思绪一下拉回到今年冬天忙碌充实、又幸福快乐的冬奥志愿服务生活。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坐标独特,举世瞩目;作为闭环志愿者共襄冬奥盛事,使命光荣,弥足珍贵。虽然冰雪消融,盛会落幕,但冬奥会中每一个温暖美好的时刻,每一次热血沸腾的欢呼,每一帧奋勇拼搏的画面,都将在我脑海里永恒定格。这段52天的冬奥之旅是我今年寒假最绚烂的色彩,与国家速滑馆的冰雪相约也注定成为我永远引以为傲的宝贵经历。我会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今后学习生活中,心怀热望,砥砺前行,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应用经济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石博涵
在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我能做的是在自己的服务岗位上,力求一刻不停、一步不错、一天不误,做着力所能及的分内工作。“迎着星星来、顶着星星走”是我们心照不宣的时间日程;“严谨专业、热情周到”是我们坚定践行的行为准则;“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在追求冬奥圆满成功的过程中,嚼咽困难、付出奉献,一切都值得;在推进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一切都更加值得!冬奥会志愿者的故事不应该仅仅是一份经历,更应该是指引未来的一种力量,感悟收获,汲取养分,让北京冬奥精神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砥砺奋斗、勇于奋勇拼搏的青春力量!
社会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姜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援引了冬残奥会冬季两项视障运动员王跃的赛后发言:“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建设到顺利举办的七年以来,我们曾见证了世界的撕裂和创伤。黑天鹅一只接一只飞起,我们越来越看不清这世界。但我们都知道,在全球化深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每一个领域的今天,任何地区性灾难的负面影响都会在全球不断扩散回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确需要大国担负起责任。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为奥林匹克运动赛事带来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同样以奥林匹克赛事为契机,让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为疫情之下的世界人民传递了勇气和信心。
应用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 魏垚央
冬奥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在喜迎二十大的重要时刻,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北京2022年冬奥会顺利闭幕,北京成为世界首个瞩目的“双奥之城”,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成功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了区域发展、生态建设、绿色创新,“天下一家”的共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悄悄生根发芽,中华民族正积极探索实现自身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28天的上岗服务,132个小时的培训,能够为筹办一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冬奥盛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无比荣幸。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继续践行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拿好手里的接力棒,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成为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用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 王奕雯
距离我离开冬奥志愿者岗位已一月有余,而在观看总结表彰大会时,仿佛作为冬奥志愿者在场馆忙忙碌碌的日子还在昨天。北京是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作为这一伟大成就的一份子,我倍感荣幸。而北京冬奥会的成就则远不止于打造了一个“双奥之城”:我们成功举办了冬奥赛事,向世界呈现了精彩开闭幕式,充分展现爱国情怀,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现成功办奥与区域发展的双丰收,赛事期间实现精准有效的疫情防控,且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作用。七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世界呈现了简约冬奥、精彩冬奥、安全冬奥,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韩晓雪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胜利举办既是北京自身的实力证明,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作为小小的参与者,和我校北京冬奥会志愿团队一道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给我深刻启发,身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自是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放飞朝气逢勃的青春,牢牢记住所肩负的使命,努力去实现心中伟大的理想,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
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 李资博
如果疫情应对也有金牌,中国应该得到一枚。作为一名赛事服务看台引导岗位志愿者,看台是恪守防疫红线的最直接防线,负责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在带给观众舒适观赛体验的同时提醒他们带好口罩,做到间隔就坐等防疫规定。在工作人员和观众朋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防疫政策再次经受住了考验,为全球抗疫和举办国际重大活动提供了有效经验。如今,新一轮的疫情席卷,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共同抗疫,我想,中国人民必将快速战胜新冠疫情,这枚金牌当属于全体中国人民。
7年磨一剑,砥砺再出发。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有幸参与其中,我无比自豪。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要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为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本科生 赵习尧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行动力,更传递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心声。难忘的冬奥悄然落下帷幕,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无疑是冬奥凝聚荣光的宝贵财富。我们在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的同时,更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汲取榜样力量,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历史学院2019级本科生 李晓煦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我们站在这个共克时艰的春天里再次回望,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闪闪发光。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中的一员,与有荣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举办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冰雪运动跨过山海关,走进全国各地,开启了中国乃至全球冰雪运动新时代。”北京2022年冬奥会意义非凡,这是一场全人类的盛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里程碑。我们中国青年应当大力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 王仁杰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与“一起向未来”彼此呼应,中国成功举办冬奥盛会,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事,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国之盛事,与有荣焉!身为赛会志愿者,身为中共党员,很荣幸地见证了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城”,我为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落下帷幕,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继续发扬志愿者精神,发扬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经济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王曼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很荣幸能够作为此次冬奥会的观众和参与者,为这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微薄的力量,也和所有志愿者一起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国青年勇于担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成功举办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展现出大国担当和携手全人类共克时艰、一起向未来的信心。
美国研究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 张文静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不仅在于赛事的成功,更在于通过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带动了各方面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不仅因为中国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还因为奥运会在举办体育盛会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中国通过筹备冬奥会和促进冬季运动,成功将冰雪活动推向了公众,激励了3亿多人参加冬季运动。
2022年北京冬奥会还体现了人类的团结。在冬季奥运会上,体育是唯一的语言。在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赛决赛中,来自美国选手阿什利·考德威尔在最后一跳时出现失误,获得第四名,但她兴奋地拥抱了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徐梦桃,并说:“taotao,你是奥运冠军!我真为你骄傲!”当看到运动员们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领奖台上拥抱并真诚地祝贺对方时,我相信,除了“更快、更高、更强”之外,更团结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体现。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是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形象的重要展现,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赛场上,各国选手奋力争先、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团结友好的“朋友圈”和“伙伴圈”不断扩大;赛场外,千千万万的奥运参与者热情服务、辛勤付出、忘我奉献,全球数十亿观众观赛,各方好评如潮。同时,通过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我国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和普及程度也获得了极大地提高,真正带动“三亿人上冰雪”,为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民福祉注入新动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