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12-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12月15日,“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在京闭幕。本报发表部分参会代表发言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对许多西方人士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西方国家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既没有多党制,也没有大选,因此不可能有什么民主。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断扩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民主制度,包括通过反馈机制吸收公众意见,例如通过民意调查了解人民对新政策的看法,以及领导干部岗位选拔的任前公示。由此可见,即使中国的民主没有采取西方意义上的选举形式,但民主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得以落实。

  中国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正确有效地行使人大监督权。同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参政议政和协商民主中不断发挥作用。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公共监督制约等权力。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早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这意味着通过标准化程序和个性化方案使每个贫困家庭脱贫。扶贫项目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地方党委书记共同协调,并定期和随机开展第三方评估,以确保扶贫的精准性和真实性。

  30多年来,我走访了中国100多个城市,在这一过程中调研、采访、出书、写文章,也曾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和纪录片拍摄。我自以为很了解中国,但直到我走访了贫困地区,特别是偏远山村,与贫困村民交谈后,我才体会到中国扶贫事业的难度。我惊奇地了解到,中国针对每个贫困家庭都制定了个性化的扶贫计划,并建立了贫困档案,每月都开展项目检查。这些项目被数字化,以便进行汇总分析。中国各地的优秀扶贫干部被派往贫困村庄工作,时间长达两年以上,这令人叹服。

  2020年,中国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为此,习近平主席制定了一个更广泛、更长远的“共同富裕”奋斗目标。有些中国的朋友问我,为什么国际上存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误读?我认为,问题部分出在语义方面——因为英语中“党”这个词在西方民主政治体系中,多用于指代一个在多党选举中竞争的政党。因此,当西方人士发现一个执政党不通过多党选举的方式竞争时,该政治体系就被视作非民主体系。这种描述误读了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机构,不是一个竞争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先进分子。这个党由不到全国总人口7%的党员组成,但是代表全体中国人民。

  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并不等同于西方制度中的执政党。在西方制度中,政党仅仅代表有限数量的选民群体,并受选举周期的时间限制。为此,中国共产党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福祉方面,负有更宏大、更广泛的义务。这包括改革、法治、政务公开、公众参与治理、增进自由民主。

  就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而言,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本土确诊病例数量和死亡病例数量相当低,这给西方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消除极端贫困等领域所取得的胜利,其共同根源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抗击疫情和消除贫困这两项宏伟事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治理体系。

    (作者系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主;扶贫;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宗悦)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