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乡村振兴经验与理论

2022-1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向社会治理的升级提出更高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林州,是红旗渠精神的故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经典范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筑了彪炳史册的红旗渠,也锻造了不朽的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正是在以共同富裕为内在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表示,林州人民的积极探索和丰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和案例启发,值得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总结和发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等时代主题,及时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经验和实践智慧转化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性案例、理论和决策参考,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河南农业大学、林州市人民政府和红旗渠干部学院12月10日召开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上,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提出,应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推进农民现代化。河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谷建全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使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保仓认为,应从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和美乡村、增加农民收入等四个方面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在发展过程中贯彻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事实上也体现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结构性条件愈加彰显的发展过程。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维度,还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性条件作支撑才具有现实性。包括加强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基本保障,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尊严;保证机会公平,让更多的人有平等的机会接触到公共资源与发展机遇;增权赋能,特别是通过优质的高等教育提升国民基本素质与能力;通过有效政府来调节收入差距;通过社会团结方面的共同体建设,增进社会团结;推进劳动者对生产过程的积极参与。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奋斗目标,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认为,农村农业发展在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要在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供给质量、增强服务可及性的过程中,优先关注老弱病残、贫困户、特殊家庭等困弱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文宏认为,在推动共同富裕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应继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提升全民的教育水平,进一步用好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收入调节手段,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和低收入群体未来发展。

  开启社会治理新征程

  社会的联结与团结是生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实现的基础,实现新阶段乡村振兴需要发展新乡村社会。为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提出,将社会治理从原有的面向弱势群体的小社会小治理,转变为面向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大社会大治理;将社会治理方式从给予型向农民参与型、从“粗社会”向“细社会”转变;培养农民公共精神,更多关注农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导向。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认为,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审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其社会政策的治理效能,要实现社会组织下乡,即将政策纳入社会组织服务型治理进程中,将服务和政策落实一体化。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实现部分物的集体化和人的集体化,将弱势群体吸收到合作社中,实现再组织化效能。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天夫认为,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载体与范围,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支撑。在城乡社区建立完善的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河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张锟认为,应当从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出发开展乡村建设。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需要开放思想观念,增强乡村建设的时代性;开放空间布局,增强乡村建设的前瞻性;释放土地活力,增加乡村建设的可行性;开放乡村运营,增强乡村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现代化;乡村振兴;红旗渠;社会治理;乡村建设;群体;农村;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