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区域国别学视野下的东南亚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

2024-05-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4月27日,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区域国别学视野下的东南亚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主办,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承办。厦门大学副校长史大林、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庄国土、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一平、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黄寿峰、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党委书记邱旺土、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院长高艳杰等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郑州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近270位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所长于向东主持。

会议现场

  史大林在致辞中表示,在“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中国外交总体格局中,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依托地带,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厦门大学一直肩负着国家夯实周边外交、塑造周边安全环境、培养新型区域国别人才的重要使命,东南亚研究一直是厦大拥有传统优势且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群策群力推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他强调,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在促进东南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相互协作,推进“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共同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解决国际关系领域重大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庄国土在致辞中表示,东南亚研究一直是深受重视的区域研究;东南亚是中国最重要的周边地区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东盟是进行区域整合最成功的区域;东南亚是中国海外同胞——华侨华人高度聚居的地方,这四个因素提升了中国东南亚研究的重要性。在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东南亚研究已从相对边缘的国际问题研究领域逐渐进入国际问题的主流研究领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他期待此次会议为展现、交流东南亚研究新成果、规划布局中国东南亚研究发展机遇贡献新的力量。

  高艳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中国东南亚研究共同体四年一度的盛事,对于中国东南亚研究而言有着多重意义。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源自1956年中侨委创立的南洋研究所,从创建至今始终得到政府、厦大领导各方面支持与关怀。学院拥有核心期刊《南洋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区域国别培育基地和三个国别备案中心,是我国东南亚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学院愿与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一道,不断向前拓展,为我国东南亚研究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李一平代表第十届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理事会作工作报告,邱旺土为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学术顾问颁发了聘书。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理事会。庄国土被推选为第十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范宏伟当选为第十一届理事会会长,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教授沈燕清当选为第十一届理事会秘书长。

理事会秘书长

  接着,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鞠海龙、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卢光盛、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牛军凯、华侨大学讲席教授吴小安、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和范宏伟六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主旨发言。

  会议还就“区域国别学视野下的东南亚研究”等内容开展分组学术交流和研讨。研讨会重点围绕“东南亚历史与现状”“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东南亚经济与区域发展”“东南亚国际关系”“东南亚区域合作”“东南亚国别研究”“东南亚与‘一带一路’”“南海问题”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共进行24场精彩的专题报告。闭幕式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大国外交室主任周士新,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厦门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主任包广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毕世鸿,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宋清润、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主任张洁,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沈惠芬,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雷小华分别做小组发言总结。

  此次研讨会老、中、青学者济济一堂,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经济学及艺术学等角度探析东南亚的诸多问题,研讨的议题范围涵盖了近年来东南亚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努力的方向等。既有对东南亚研究传统领域的深根细作,也有对诸如“区域国别视野下的东南亚研究”“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等新形势下的热点问题的深入探究,是一场学术盛宴。

合影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