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论基础的金教材

——简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2024-05-08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国家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在近期正式出版了。作为首部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讲授对象的教材,《概论》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导,用中国历史的客观进程说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阐述了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具体路径,是新时代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概论》呼应了全社会对教材的迫切需要,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了中国学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上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旗帜鲜明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论内涵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离不开理论指导。教材编写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这一,也是激发初创学科加快建设的内在动力,凝聚了本学科领域的学术积淀和话语资源。《概论》首讲即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展开,从概念体系、认识路径、理论内涵等方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鲜明的理论指导。

  第一,辨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基本概念。“中华民族”,作为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代中国反抗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中国悠久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不仅不是所谓“想象的共同体”,而是浸润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传统、承担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使命的“超大规模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出的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核心概念,指向“国家层面的民族实体”,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各民族之间一体多元的关系。因此,“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绝不是同义重复,后者鲜明地突显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共同性与不可分割性,具有引领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现实功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明确前两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任务进行理解。“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历史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1]5,凝聚着由对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构成的对中华民族的最高认同。只有明确这些核心概念,才可能为中华民族绵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

  第二,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认识路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重要相关论述为核心。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这一原创性论断是如何实现的?《概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共同体思想、大一统理念及其制度实践、“两个结合”理论成果作为其理论渊源的三个主要方面,它们分别奠定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并提供根本的认识路径。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第一个结合”基础上的“第二个结合”问题,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一种贯通古今、源流互质的历史认识论[2],“第二个结合”蕴含着新文明观和大历史观,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之民族解放、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基本主题,同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理念、实践及其实践成果进行有机结合,由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第三,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理论内涵。这包括文明、史观、理念三个方面。文明,指由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共筑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史观,指以“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构成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理念,指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为内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1]15。这三个方面彼此衔配,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

  2023年2月,中央统战部等四部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迫切性。《概论》对基本概念、认识路径、理论内涵等问题的阐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向全新阶段,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以线性叙事阐明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从它提出的背景和承担的任务来说,其鲜明的致用目标就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其具体的实现路径有赖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紧密协作。具体到教育领域,其核心任务就在于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培养。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这里说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主要是关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在形塑中华文明、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等方面的作用的认识。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观既属于哲学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是史学的灵魂[4]。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表现形式之一,历史观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受到人们所处的时代、阶级的影响。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正如《概论》指出的,“一些思想认识误区和错误观点依然存在”,其中,以“去中国化”为目的的种种错误史观仍在通过不同途径传播[1]339。因此,《概论》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各族学生认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书中第二讲即围绕“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展开,讨论了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先锋队带领中国人民真正完成民族解放的历史过程。

  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中,时间顺序尤为重要。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5]这要求历史研究首先必须尊重时间线索,这是说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基础。著名教育工作者、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齐世荣先生在讨论历史教材编写方法时,也非常强调“必须遵循时间顺序”[6]。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尤其擅长通过追述本民族的历史,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形态最早成熟起来,并形成了线性审美观念。《概论》继承了这一叙事风格,从篇幅设置上看,全书主体就是遵循时间线索,在交待中华民族起源和华夏共同体演进之后,构建起中华民族之“初步形成——大交融——空前繁盛——内聚发展——大统合——巩固壮大——多元一体格局底定——自觉意识觉醒——独立解放—新纪元”的叙事主线。这一宏大叙事框架,紧扣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轴,展现各民族融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使学生在接触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时,可以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中得到深刻的理解。

  总之,《概论》通过线性历史观的建构,用丰满详实的资料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脉络及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大纲,说明了各民族共同促进历史前进具有深厚的历史依据,揭示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必然。

  三、深刻阐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

  在共时性方面,《概论》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通过文本结构的设置,自然而然地导引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的认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界定“唯物史观”时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7]《概论》在介绍了中华民族起源和华夏共同体走向成熟的早期进程之后,对秦汉以至明清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均有举重明轻的叙述,尤其致意于各时期民族文化认同的进展。以第八讲辽宋夏金时期为例,其第四节从儒释道思想交融、汉字之用推进文化共同性、诗文绘画音乐创作促进艺术融合等方面,揭示了这一时期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日趋紧密,为元明清三代大一统奏响前奏。又如,第六讲第四节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夷夏共祖历史叙述体系的形成,并以东晋史家常璩撰《华阳国志》和北魏史家崔鸿撰《十六国春秋》为例,生动揭示了生活在不同民族政权下的史学家对族源的追寻。瞿林东先生指出,中国史学是“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8],《概论》对于动荡时期历史叙述与修史传统的介绍,让人们知道,“那些认为中国史书只记载汉族不记载少数民族的历史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9],在此基础上试图消解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间肝胆相照、彼此重视的客观历史,更是片面的、偏激的、错误的。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他在2019年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10]《概论》立足于此,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借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叙事框架,不仅揭示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及其结构内涵,也通过这一逻辑表现论证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

  2021年2月,笔者所在单位组织十余位专家学者,立足中外文明互鉴、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史学史等历史学专业特长,较早开设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11]。经过多轮讲授,课程覆盖了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青海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院校700余人次。在课后的跟踪调研中,各校学生多次提出“配套教材”“提供教材类资料”的建议,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对本领域国家统编教材的呼声。

  2024年2月,在《概论》出版座谈会上,编委会主任潘岳指出,编写出版《概论》教材,是完整准确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迫切需要,反映出加快编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紧迫性。

  在三年多时间里,《概论》从动议到形成多种讲义并进行初期试用,再从数易其稿到最终完帙和广泛试用,正可谓一代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结晶。它以鲜明的理论指导,明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基本概念、认识路径、理论内涵和现实目标,让历史事实不仅说出它们来时的路,更宣告它们光明的去向。它的正式出版,无疑具有十分突出的应用价值,是一部当之无愧的“金教材”。

  当然,正如《概论》“后记”所指出的,作为一部教材,它既具有开拓性,更秉持开放性,将会征询全社会的意见,做好周期性修订工作,使其不断完善,成为一部经典式教材。相信未来《概论》将广泛吸纳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提供愈加翔实有力的资料支撑。

  (朱露川,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史学理论、史学史。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21VMZ013))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23.

  [2]张志强.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首创性意义[J].哲学研究,2023(8):5-14+127.

  [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08-509.

  [4]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1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6]齐世荣.略谈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方法的几个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0(6):3-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8]瞿林东.中国史学: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J].华夏文化,2008(3):1-13.

  [9]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2.

  [10]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

  [11]肖静芳、牛锐、李翠.夯实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思想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课的实践[N].中国民族报,2021-08-06(1).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