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意蕴

2023-05-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初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大基本要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和归宿。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民主体意蕴。

主体形态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作为个体和共同体相统一的现代化

  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首先在于人民在主体形态上完成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人的本质才得以彰显,个体与共同体互为目的和条件。在主体形态上,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强调每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统一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民作为个体的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充分彰显十四亿多人的主体性与积聚十四亿多人的磅礴伟力为动力支撑。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每个人将自己的期盼和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有人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在共同努力中实现每个人的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以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推进和巩固则深刻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以共建为基础,使人民群众平等享有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机会。以共治为途径,建成国家顶层设计、社会组织介入、基层群众参与的三重共治格局。以共享为根本立足点,坚持改革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化,始终奉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致力于十四亿多人民整体迈进现代化,坚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中“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式现代化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致力于与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不会暴力掠夺,也不会零和博弈,更不会四面树敌,始终奉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理念。

 

主体实践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作为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相统一的现代化

  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意味着人作为主体须是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的统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这种劳动区别于动物的重复和本能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人基于自身的需要不断更新劳动实践,人进行劳动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在主体实践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人民作为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作为创造主体的现代化。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翻身为主人,形成主人翁意识,劳动实践赋予了人民群众作为主人翁的权利地位,彰显了人民群众具有的创造活力和创造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摆脱“一穷二白”的困顿局面,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放长期被束缚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消灭贫穷、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激发了全社会的劳动活力,营造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氛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创造能力的劳动者,成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确保人民的劳动实践不断满足自身需要。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大致分为满足肉体存在的自然需要、满足其置身于社会存在中的需要以及自身思想状态的精神需要。“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革命战争年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最大的需要。劳动者逐渐形成为自身、为革命战争胜利而劳动的责任意识,推动了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的劳动实践体现在为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劳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人民劳动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中国人民的需要也由对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种更高级的需要,这就需要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创造性劳动,注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主体利益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和协调性相统一的现代化

  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以主体利益是否得到满足为检验标准。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将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的现代化,实现了人民利益全面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民利益全面性的现代化。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以不断增强人民的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文化获得感、社会获得感和生态获得感为目标。经济获得感上,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主体不断增多、社会物质产品日渐丰富,全面小康已然建成,正向共同富裕迈进。政治获得感上,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政治参与权利持续得到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走向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形成,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文化获得感上,精神产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力弘扬。社会获得感上,有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了空前艰难的就业问题,打赢了一个个艰巨的脱贫攻坚战。社会治理能力也显著提高,社会安全网越织越密。生态获得感上,积极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努力实现人民利益全面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民利益协调性的现代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大力夯实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防止物质生活领域的两极分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生活建设。同时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现代化的思想文化根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破解人与自然关系困境,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从毛泽东同志的“弹钢琴”思想到邓小平同志的“两手”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协调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理念。

主体发展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的自由自主和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的现代化

  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最终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马克思将人的发展阶段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以及自由全面发展阶段。“自由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性的目的和归宿。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而来的现代化,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实现人的自由自主的现代化,实现了人的自由自主和坚持党的领导的统一,最终目的就是致力于将人从各种关系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劳动实现自由自主。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能够通过劳动实现自由自主的发展。人的劳动就是为了达到劳动目的,人类劳动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类劳动自由,劳动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人最大的自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能够达到劳动目的,能达到劳动目的的劳动就是自由劳动。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从在“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夺魁、被浙江省人社厅授予“技术能手”称号、被评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的快递小哥李庆恒,到用一生守一座岛、护一面旗的“时代楷模”王继才,再到顽强拼搏、永不放弃、永不服输夺得三枚金牌、担任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的杨洪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印证了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都能享有出彩人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各国按照本国的国情依靠人民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同时坚持人民主体意蕴的中国式现代化也为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冯友兰和谐观研究”(编号:2019CZX01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