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2023-02-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对于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打开新局面、形成新气象,必须以回应时代问题为中心,努力做到应新时代问题之需,切新时代问题之要,乘新时代发展之机。

  把准学科定位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加强对党的最新实践的理论阐释,担负起巩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服务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重任。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秉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把准学科定位方向,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中,开创学科建设新格局。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本质规定。在2月10日举行的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锡喜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兼具的学科,其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功能定位必然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研究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这门学科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对学科定位方向有清晰的认识,将其放到事关党和国家思想理论与政治建设的大局高度进行考量,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优化学科发展布局,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从学科自身来讲,要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设置,从整体上推动学科发展。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认为,要厘清各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突出二级学科当中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专长。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要处理好与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立足经典和加强党的最新实践的理论阐释,突出研究的前瞻性、创新性与超越性。同时,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开展交叉研究,利用不同学科优势整合式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联动中探索新的理论增长点。

  高质量建优教师队伍

  开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新格局,关键在于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表示,要以培养守正创新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着力点,发现、培养、集聚一批坚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矢志追求真理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促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完善顶层设计是前提。”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院教授王建新认为,要强化梯队建设,实行进人指标的政策倾斜,及时发现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机制,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方案,缩短学业、职业、事业进程,进一步推动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构建出国访学研学、国内研修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培养体系,盘活多方优势资源,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从培养人才抓起,长远规划、持之以恒。我们要探索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加快学科特色高端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学科领军人物在设置研究议题、凝聚学科力量、整合研究资源中的战略眼光。

  深化学科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迅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即实现从多到强、从强到优。武汉大学教授骆郁廷认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要注意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并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要注意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要处理好培养与引进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引进优秀人才,也要注重培养与发掘有潜力的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把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支撑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和改革创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军提出,支撑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发展提供学理助力。因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必须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和阐释,持续为其提供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大文认为,要加强宽领域、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国家间高校科教合作和学术交流,支持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打造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名片。要强化平台支持,为学科建设实现质的飞跃注入强劲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张志丹表示,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切实担负起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重大历史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