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域,要通过创新全方位融入之“形”,激发情理交融之“感”,不断提升铸牢教育之“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创新全方位融入之“形”
“有形”强调抓手有形、务实管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输出,要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各环节。
要有机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来。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课程建设,建立完善思政课程正面引领、课程思政全面渗透、通识教育特色补充、网络课堂延伸拓展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把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适应数字时代教育新要求新趋势,在智慧课堂建设、慕课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挖掘各门课程内在的育人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课程与铸牢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创新网络课程内容与形式,增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反映各民族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等内容,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要有机融入到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中。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四史”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中,引导各族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赓续精神血脉。
要有机融入到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是首次针对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要结合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和要求,科学设计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有机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标体系。重点把好“教材关”“报告关”“论文关”和“网络关”,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激发情理交融之“感”
“有感”强调受众有感,共情移情。人是现实的个人,不仅是理性的,也是情感的。马尔施(Anna M.Malsch 2005)就将共同体的本质归结为一种感觉(feel),强调共同体是自己与共同体相互联结的、统一的、融合的心理,是一种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解决人的认同和归属问题。除加强系统的知识传授外,加强情理交融,创设人文化、实体化、生活化的教育形态也是教育能否入脑入心的关键所在。
强化情感育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人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要紧扣各族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利益关切点、情感共鸣点和需求关注点,积极构建经济助困、心理助心、就业助力、发展助成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主动为学生解难题、办实事、交朋友,让各族学生感受到共同体的温暖,并不断拓展生成对国家以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促进群际接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生活化。群际接触理论表明,增加不同群体成员间的社会性接触有助于群体间关系的改善。同时,通过去分类化、重新范畴化等社会分类策略有助于打破群际交往的边界,减少群际间的焦虑与冲突。因此,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以志趣爱好、文艺特长、团队搭建、项目合作、联合参赛等形式,构建跨地域、跨民族的“共同体”,打破单纯以地域、民族为标准的社会分类,强化群际间共同性的联结纽带。主动聚焦学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等,积极搭建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平台,促进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升华对共同体的理性认知与情感归属。
创新育人载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体化。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行动计划,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扩展创建空间,创新载体形式。依托微信、微博、QQ群、手机报、APP等新载体优势,开发契合学生接受心理和认知习惯的微视频、微电影、微课堂,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依托新媒体技术与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一批网上展馆、博物馆、体验馆,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吸引力与感染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提升铸牢教育之“效”
“有效”强调协同发力,力求实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日日做功,久久为功,也需要多方协力,协同推进。
发挥教师的关键性作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核心在于增强“五个认同”。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以制度机制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评价、职称评定、考核评价等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课堂讲授纪律负面清单制度,引导教师安心教学、潜心育人。建立完善教师课程思政培训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广大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和力量。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育人资源整合和育人体系化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纳入学校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中,贯穿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等各领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课程教育、实践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网络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拓展家校、府校、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积极融入“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优化升级家校间、府校间、校社间协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找准学校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协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结合点,开辟干部教师培训、学生研学红色精品线路,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健全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重点加强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克服教育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现象。建立健全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防止教育的表层化、形式化。加强综合性条件保障机制建设,为深入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制度化保障。
(作者系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