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新时代】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体会

2022-05-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现场

  4月25日上午,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性时刻,也是所有人大师生校友共同的光荣时刻。犹记现场5000余名师生凝神屏息翘首以盼,习近平总书记步出世纪馆北大厅向在场师生亲切挥手示意的那一刻,“总书记好!青春向党,不负人民!”“总书记好!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场上青年的热情瞬间被点燃,欢呼声、掌声山呼海啸不绝于耳。身居其中,忘我、震撼。深深感受到5000多颗心脏与总书记一起同频跳动,人民的领袖爱人民,人民的领袖人民爱。

  收看新闻联播,阅读参加活动的学生百余条滚烫的感想,聆听学校张东刚书记和刘伟校长的传达,参加学校全校干部师生学习大会,随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调研人大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逐步深入,我体会到从感性抒发到理性思考的过程,认识到从学深悟透到指导实践,要在每一时每一处的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新时代教育三问”。

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青年,他曾说过“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最重视教育,他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年如一日,践行他给予青年人的承诺,兑现他对教育的关心。每年五四青年节前后,习近平总书记或者到访高校、或者与青年谈心、给青年回信,在日理万机中总留出时间给青年,为青年鼓劲。不足10年间,他到过全国各地20余所高校,站在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高度多次发表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为教育的发展把方向提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大学的第一次渊源,也许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暑假。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几次到县委招待所看望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寻根之旅”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与大家座谈交流。将近40年后的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无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对教育的无限深情。作为从事中国人民大学基层青年工作的一员,更应该自觉学习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热望与嘱托。

热望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信任青年肯定青年依靠青年,他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都用了专门的篇幅阐述了青年对党和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青年热切的期望与殷殷嘱托。“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字字千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何在党的第二个一百年的征程中,联系青年、团结青年、赢得青年,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是我和从事青年工作的同事们应该思考并予以回答的问题。

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高校青年工作如何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培养青年大学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务可谓光荣艰巨。我以为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实现高校青年工作对青年大学生的引领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主要着力点。

  一是培养青年要立志,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责任和担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习近平总书记为青年人以身示范早立志、立长志,将个人的志向与老百姓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我们要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学校思政小课堂和时代思政大课堂的两个结合中,帮助青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青年学生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立鸿鹄志、立民族志、立未来志,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此是青年工作的首要。

  二是培养青年要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谈道,“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还为大家指出读书的方法,“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对于正处于“拔节孕穗”关键期的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青年工作要有浓郁读书氛围,课堂内外相结合,培养青年向书而行、与书为伴,多读书读好书,以读书为自己的终身爱好,通过读书学习为投身新时代、新征程蓄能。这是青年工作的一翼。

  三是培养青年要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实践和调研,坚守人民情怀,他了解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才能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脱贫,创造了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寄语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这些重要讲话都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听党话、跟党走,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服务建设好两个大局的殷切期许。因此,我们要更为积极主动地开辟社会实践课堂,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世情、国情、党情,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读书与实践,是高校青年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双翼。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继承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大写的青年”,使命艰巨而光荣。定当与青年人一道努力奔跑,争取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五四青年节;青年;复兴;实践;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