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3-02-03 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02月03日06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两个重要方面,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两项重大原则。这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区别并优越于西方现代化的核心标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开创、坚持和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问题,并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和坚强组织保障。

  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相继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并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领导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在不同历史时期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谋划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强调“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同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优势统一起来,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今天,我们已经自信满满地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践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政治优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更加深入、战略上更加成熟、实践上更加丰富。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都富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与物质主义膨胀的西方现代化存在着质的差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西方现代化在创造了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美丽中国纳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绝不可能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西方现代化老路,打破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难度前所未有。迄今为止,全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总人口不超过10亿人,我国在14亿多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将使世界上迈入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实现这种体量的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外部力量可依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高度自立自强而不依附他人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还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即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不是由某部分群体独占。在资本逻辑主导下,西方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是尽可能多地榨取并占有剩余价值,把人等同于其他一切物化的生产要素,而非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强调发展为了人民,也强调发展依靠人民。人口规模巨大,有难处也有优势,创造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和超大规模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坚持和发展,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折射着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价值选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力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团结奋斗中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