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中国与世界】2023:“风高浪急”现实的哲学追问

2022-12-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和精力,就是探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与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资本逻辑”,为我们用哲学眼光观察、剖析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境遇提供了典型样本和哲学典范。总体讲,2022,是人类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界动荡”;2023,是人类面临“变革重构”和“惊涛骇浪”。就新时代中国而言,2023,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道路上,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一年,当然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发扬斗争精神,从而在挑战中抓机遇、在风险中寻先机的一年。这一年,从哲学上看,有效应对“风高浪急”现实之重大考验,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客观事实与主观解释”、“宏观与微观”、“纲领与行动”、“话语表达与人民感受”、“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做正确的事情,避免犯重复性的错误。

  正确处理“客观事实与主观解释”的关系。“客观事实”是“自在之物”,是“客观实在”,是“本来面目”,“主观解释”是“为我之物”,是“主观评判”,是“事实呈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追求真理,力求达到对事物本来面目的认识。这是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足点。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面对“客观事实”这一客体,人是认识这一“客观事实”的主体。作为认识主体,自然对“客观事实”有一个主观解释或价值评判。主观解释或价值评判,既有一个“评判标准”问题,也有一个“话语权”问题。做正确的事情,就要把“主观解释”或“价值评判”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而不是罔顾事实,任由主观凭其“话语权”,完全出于“为我”,而给出一个缺乏公平正义的“标准”。这样做,会把事情做糟,也会把人类带入歧途。如在“人权”“价值观”等问题上,美西方就是这么做的,给世界带来无尽的灾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我们应尊重客观事实,作出科学判断,把事情做好。

  正确对待“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宏观”关乎其大、其远、其宽、其高,关乎国家战略和发展全局;与其相对应的“微观”,则关乎其小、其近、其窄、其低,关乎百姓日常生活世界和个体存在发展。宏观需要通过微观具体体现和落实,微观需要宏观指导和规范。全面且辩证地看问题、想事情、做工作,既要注重宏观把握,也要注重微观细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我们既要坚持系统观念,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也要提倡微观思维,真正深入细致地关切百姓日常生活世界,精准掌握多数个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有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宏观有余而微观不足,致使一些平民老百姓以及个体人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得不到真正切实的精准解决。这,是2023年我们所期待的改进之处。

  正确看待“纲领与行动”的关系。“纲领”是目标和方向,是路线方案政策,是大政方针,“行动”是实现“纲领”的具体实际行动。纲领管目标、管方向、管路线、管方案、管方针政策,是行动的前提,没有正确纲领,就没有正确行动。然而,正像马克思指出的:“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纲领很重要,纲领制定出来之后,实现纲领的每一步实际行动更重要,它关乎好的纲领的具体实现。如今,切实具体的实际行动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工作中,一些人喊出许多震撼世界的词句,在行动上却是最大保守分子,缺乏具体实际行动,致使很好的纲领架在空中,难以落细落小落地落实。2023,我们期望是一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制定的纲领“行动年”,踏石有印、抓铁有痕,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钉钉子,真正能把党的二十大所确定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一步步落到实处,避免一些人口号满天飞不见行动响、说得多做得少、会议多落地少、只说不做、有想法没办法等现象。不然,就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导致人民群众的不满。

  正确把握“话语表达与人民感受”的关系。这里的“话语表达”,主要讲的是人们在“文中”“嘴上”所说的事实;“人民感受”,指的是人民群众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事实”及其实效的真真切切的具体实在感受。我们应深入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里的“感受到”,表达的是切切实实的实际效果和评价标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里的“口碑”,就是人民群众的“切实感受”或“感受到”的表达。如果人民群众能切实“感受到”具体的行动措施及其实际效果,就表明我们的领导干部是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必然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果人民群众没有切身“感受到”具体的行动措施及其实际效果,就表明一些党员干部还缺乏具体深入切实的“实际行动”。当今,在一些人身上,在工作中,口号喊得多,实际行动措施少,人民群众没有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感受到”他们的切实努力和具体行动。2023,我们真切期待贯彻“民本逻辑”,坚持人民至上,关切人民呼声,关怀他者,有更多的“让人民群众感受到”!

  正确理解“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202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和“文明”是2022年哲学界、理论界关注的热词。2023,我们将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向世界。正确理解文化和文明的关系,对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对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传播发展,有重要意义。文化,相对于未经人的活动外化的原始“自然”,侧重于人和物的关系框架中的“人化”事物,也相对注重“做事”“理性”“知识”“技艺”框架中的“外化于物”和“人化为物”,它也有“化人”之义,但其“化人”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是通过转化和提升为文明而化人,人们所讲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社会财富等本质上都首要属于文化范畴。文明,则相对于未经开化的“野蛮”“丑恶”(传统上,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侧重于人和人的关系框架中的“化人”,即使人成其为人的积极成果,它相对注重“做人”“德行”“善治”框架中的“内化成人”“化人为善”“德行天下”的进步过程(在未开化的野蛮时代,支配人们关系的,唯有道德),即是一种人类“开化”性的自我确证、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进步,它也有“人化”因素,但它是人化中因人性进步而具有的“利他”发展进步的积极成果,人们所讲的利他发展进步的伦理道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本质上都首要属于文明范畴。当然,这种文明并不是某些掌握话语权的人、国家和民族的主观臆想评判。这里,文化不完全等于文明,文明也不完全等于文化,文化中蕴含文明但不都是文明,文明中有文化但不是所有的文化,即文明是文化之善,是文化成果中有益于人性进步且化人为“善”的进步方面;文明高于文化,因为西方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会异化为野蛮,而文明特指化人为善、利他进步的事实,有助开辟未来世界光明的前景。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