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7月1日,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文化机构等专家学者与会,围绕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的路径展开深入研讨。
促进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雪梅在致辞中表示,西南茶马古道历史悠久,历经远古至秦汉的盐道、西南古丝绸之路,隋唐开设互市,宋榷茶马,元修驿路,明开碉门,清兴滇茶。在这条古道上,西南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古道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西南茶马古道的千年往事,印证了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爱国精神的文明进程,堪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
武汉大学原副校长、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胡德坤在致辞中表示,西南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同西南边疆地区和周边邻国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对维护祖国统一、巩固国家边防安全,树牢“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意识,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边疆,促进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他说,这条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内与国际商贸通道,是域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它涉及茶、马、丝、盐、铜等大宗商品,沟通了汉、藏、羌、彝、蒙等几十个民族,汇集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文明,为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西南茶马古道国际部分从西藏腹地的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出发,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通往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地区,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和中外交通史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服务处处长陶军主持开幕式。
重视考古与文献资料的整合
主旨报告阶段,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以《高原丝路与茶马古道》为题作报告。他提出,要拓展对茶马古道的研究视野,重视考古与文献资料的整合,要关注茶马古道、茶马贸易与其他古道及相关交流、交往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具体的茶、马贸易等方面,可拓展时、空观察,注意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以《再论茶马古道的若干问题》为主题,提出茶马古道是古代茶马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路线,对其的研究和保护需要明确范围,借鉴欧洲朝圣线路的思路,将其归入文化线路的范畴,形成系列的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席格伦提出,茶马古道是连接西南茶叶产区与消费区的文化遗产网络,具有重要的符号意义和现代性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沈冬梅以《茶文献与茶文化研究》作为汇报主题,为未来茶马古道文献搜集和整理的方向和路径提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她认为,要兼顾社会史、经济史(商业史)、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并从文献、田野、器物和海外文献中进行多方且全面的研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雅安市原副市长孙前以《老材料,新视野——茶马古道辩证》为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就茶进入中亚、蜀羌区域贸易以及茶何时进入卫藏等问题,与大家交流了一些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主持主旨报告。
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论文研讨环节,18位专家学者结合西南茶马古道和沿线遗产保护等问题,就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展开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木仕华表示,考古学家在西藏阿里的考古新发现中,茶叶的遗物最受瞩目。经过科技考古的手方法,初步确认在阿里地区汉晋时代的墓葬中出土的遗物中有茶和茶具的遗存。一改此前声称茶叶于唐朝时期入藏说,大体可以肯定最早在中原汉晋时代甚至更早,已经有茶叶进入西藏高原。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杨海潮表示,茶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史籍很少记录普通人、平常事,茶碑则虽然所涉史实往往只是一时一地的人事,保存了当地具体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信息,是第一手材料,甚至可供研究当地融入世界政治与经济体系的全球化过程。
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凌文锋表示,最近几年来,“一带一路”等关键词的突现,说明学界正在探索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它的突现也正是茶马古道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陆晗昱表示,西南茶马古道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历史上流通千年的大通道,西南茶马古道悠久文明互鉴的过程是推动文化交流、文明进步和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鲜活而生动的历史实践与珍贵典范;在当今“一带一路”广阔视野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叙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中,西南茶马古道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对加强地区发展、与沿线国家合作、形成协调机制等现实事务,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时磊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本土学者的学术话语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提出了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概念,其中“茶马古道”便是其中一例,已在西方英语世界以及东亚的日本、韩国等产生了广泛影响和概念认同。特别是日本,同中国在地理上接近、在文化上亲缘,且各界较为关注中国西南地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茶马古道概念在日本的接受和传播颇为深入。
赤壁青砖茶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冯晓光表示,茶马古道与万里茶道这两条国际茶叶商道,既承载着中国茶叶贸易的辉煌与沧桑,又肩负着融入“一带一路”,与沿途国家开展“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共同使命和时代担当。
重庆市国资委二级巡视员罗承勇探讨了西南茶马古道对重庆茶文化的广泛影响,详细介绍了西南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多样化的茶叶品种引进、与当地风俗的融合、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及与文学艺术的结合。他表示,西南茶马古道在塑造重庆茶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文化交流和城市发展。
川藏茶马古道茶马文化古遗址遗迹众多,可谓数不胜数,四川日报驻雅安办事处记者罗光德以川藏茶马古道起点雅安为例梳理了沿线遗存。他表示,雅安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是西接西藏、南至云贵的咽喉地带,自古以来就有民族走廊之称。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雅安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如何传承、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茶马古道文化资源,已经成为了新时代赋予我们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悉,会议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和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该会是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自2020年立项以来,课题组就对西南茶马古道沿线及其省、自治区及市县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进行全面考察和多方探索,对沿线重要遗迹进行重点走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