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在浙师大召开

2023-05-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二届“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召开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毕雁)随着AI大模型、VR技术、网络云等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类正在加速迈入智能时代。智能时代不仅重构了人们的知识观念与生活方式,而且冲击了既有的教育生态与教学范式。5月14日上午,第二届“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开幕式由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法学院党委书记查颖主持。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致辞 主办方/供图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愈发影响着德育环境,而对ChatGPT、数字化育人等话题的讨论对于探索德育的实效性与预见性、提升本校教育学科的建设有着深远意义。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致辞 主办方/供图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指出,智能时代的教育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挑战,当下的德育需要兼顾改变与坚持,既要灵活运用数字空间的手段,又要培养一批有爱、懂教育的教师,他衷心希望本次研讨会能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找到新办法、新路径。

田家炳基金会高级干事甄眉舒致辞 主办方/供图

  田家炳基金会高级干事甄眉舒简要回顾了田家炳基金会与浙江师范大学相携的历史,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为德育带来红利的同时,又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青少年带来了新特点,期待本次研讨会能为德育热话题带来冷思考。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法学院党委书记查颖主持开幕式 主办方/供图

  智能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高瑞泉指出,网络是现代人重要的生活和实践场域,所以网络时代的德育应涵盖对网络言行伦理底线的养成工作。伦理底线是指匿名化社交媒体的主体应是负责任的理性参与者,善于“讲理”,能够遵循逻辑和公共价值,这就需要参与者具备两种相反相成的德性:既要谨言慎行,又要具备强韧的心力。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揭示了智能时代青少年德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三方面的道德能力。首先是自知能力,即培养抛开算法认识自己的能力;其次是爱的能力,即通过爱而走出孤独的时代。最后是超越能力,即通过寻求日常生活的过程性价值。通过上述能力的培养,人类才能抵制人工智能对存在价值的消解。

 

圆桌论坛一  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王磊以现实数据与案例入手,指明智能时代应对学生心理健康时所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如何处理好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的关系;其次,如何在确保科学识别孩子心理问题的同时,实现高风险信息在专业心理机构与家校之间的快速结转;最后,如何落实让孩子获得心理缓冲的“临时监护人”机制。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孙炳海认为可以通过获得多模态数据、建立风险累计—正向支持模型解决心理危机测不准、测出来也无法干预等既有问题。基于此,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或许可在智能化算法背景下开展更加科学全面的识别和预防。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进行总结,他认为智能时代令技术成为人之本质的一部分,人的各部分都是人造物的综合,但同时人的本质仍旧依赖于其固有的宝贵品质,譬如理性、爱的能力,而如何看待与应对这一转变已然成为当下的难题。

  智能技术影响下德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强调,ChatGPT等智能技术既为教育提供便利手段,又带来了风险与挑战。对此,我们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加人与人的现实交往,加强学术诚信和技术伦理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和闲暇教育,以此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发展。未来教育,一定是在对人工智能积极矫正的基础上拥抱人工智能,从而走向人机协同。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认为,当前的智能技术仍是弱人类智能,它不仅没有生命情感,也难以基于特定立场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他强调,道德学习是主观、情感、意志等价值体系形成过程,是内与外、群与己、天与人复杂交互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人—机过程。面对机器智能,教育应坚持三个立场:坚持科学人文主义;坚持培养数字公民;坚定本真德育信心。

圆桌论坛二  主办方/供图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班建武认为,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技术涉及意识形态的博弈。对此,我们需要超越技术的局限,鼓励培养批判思维,让孩子们意识到不同技术背后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立场,帮助孩子们自己学会深入解读技术背后的意涵,从而避免孩子们沦为网络臣民,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数字公民。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笕文实验学校)校长、书记高琼认为,在智能时代,教育的天命就是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课程、评价、环境和连接,从而使孩子能有更多机会激活自己。为此,我们需为其提供更多社会连接,并积极使用智能化工具帮助学校、教育系统进行评价改革,同时借助智能化工具加快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化与改进。人类在坚定拥抱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积极研究如何更合理使用它。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对上述观点进行点评。他指出,在当下重审人文精神能够让人类明晰智能时代下人文精神的样貌,从而约束科学的无之境扩张。此外,人文精神本身也需要依照时代特征做出相应改变,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使德育焕发全新的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冯昊青发布了《2022德育年度报告》

  圆桌论坛后,浙江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冯昊青发布了《2022德育年度报告》。报告明确,德育政策研究主要聚焦推动家校社共有机制、建构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协同“三全育人”改革、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等方面,国内研究前沿包括了智能时代的德育、技术可能为德育带来的变革、算法与道德之间如何平衡、虚拟世界内的道德观念介入现实生活等问题,教学实践囊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进展,国际研究则主要聚焦于数字公民教育的兴起,公民教育研究、政策、实践的发展趋势。

  此外,本次论坛还下设三个平行会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孙彩平总结了第一平行会场的讨论情况。她认为,专家们围绕智能时代的伦理和道德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数字化路径以及青年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探讨了智能时代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强调了智能技术在提升教育工作效率和德育成果方面的积极作用。

  冯昊青将第二平行会场的内容分为理论思考、形象思考和经验介绍,研究主题涉及教育保守主义在技术时代的重要性、哲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实践层面的教育方法,并横向延展到了中小学成功的德育案例、人口下降背景下生涯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内容将帮助教育领域更好应对挑战。

  孙炳海总结了第三平行会场的讨论情况。他认为,专家们的讨论涉及人工智能挑战教育、数字化德育现代化、青少年心理问题预警等议题,强调了综合性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性,包括营造正向氛围、整合力量、丰富资源、进行顶层设计,并运用智能计算和跨学科方法应对新问题。上述讨论将有助于智能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共同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上海、重庆、内蒙古等地的代表与会。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当日直播访问突破55万人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