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曾江)4月15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成果发布会暨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学术论坛在长春召开。
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据了解,《报告》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项目“教师教育政策文献研究”的后续研究成果,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新时代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VFA190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广、柳海民,副教授梁红梅等共同完成。
开幕式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东燕、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陈亮、《现代教育管理》编辑部主任杨玉、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延分别致辞。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白冰主持开幕式。柳海民对《报告》进行述评。
赵静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报告形成了扎根本土、面向现实、指向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领域理论成果,为国家未来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政策参考与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撑。
张东燕表示,《报告》对回应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升基础教育区域质量和培育教育家型教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充分彰显了东北师范大学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特色。
王延表示,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崭新时代命题,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新道路。东北师范大学将持续追踪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变化趋势,与各方同仁专家共商调适教师工作强度新路径,共享教师专业发展、队伍发展新智慧,为新时代国家教师队伍发展贡献力量。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广以“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现实审视、面临挑战与调适策略”为主题作报告,介绍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理论建构、基本现状、发展态势、影响因素与调试策略等多方面内容。
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成果突出
《报告》以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为研究切入点,研制开发了原创性调研工具包,聚焦教师工作时间分配度、教师工作内容复杂度、教师工作精力投入度和教师工作负担感受度四个方面,基于对我国31个省市的51381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分析,揭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现实样态、面临的挑战以及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教师工作强度的调试策略。旨在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我国教师工作强度的最新动态,实现调有所获、研有所用,丰富中国教师教育现代化内涵,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制提供事实基础、数据支撑、理论指导与价值引领。
调研显示,随着“双减”政策走深走实,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工作时间分配趋于合理。近八成教师认为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且能够根据工作性质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充分利用点滴时间思考工作;二是工作内容回归教学工作。绝大多数教师更加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自己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工作内容重点聚焦作业研究、教学观念改进和教学水平提升;三是工作投入状态积极专注。大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展现出愿投入、能力强、较专注、亲课堂、强认同的投入状态,工作过程能够获得沉浸感、幸福感与满足感;四是工作激励保障逐步完善。“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督促相关激励和保障政策陆续出台,不断健全完善的薪酬待遇、考核评价、职称评聘、用人机制等,为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和教师工作有效推进提供坚实的保障。
与此同时,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工作强度总体水平较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经常被要求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近一半的教师自我感知工作强度一直比较大;工作强度维度失衡,如空间区域不均衡,东部地区教师工作强度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教师工作强度次之,中部地区教师工作强度相对适中等;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社”源、“校”源、“生”源、“师”源因素均对教师工作强度产生影响;发展趋势呈抛物线变化,教师工作强度在教龄20年前后攀至顶峰。除此之外,教师工作还面临着教学性工作投入度相对较低、中青年教师普遍比较疲劳、工作结构隐性投入高、身体症状被“常态”忽视、教师专业角色泛化等挑战。
针对问题与挑战,《报告》从国家专业标准制定、学校文化自主构建、教师主体积极应对、社会舆论正确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重要而有效的战略举措建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王建平、《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主任林岚、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彦等多位专家对研究成果给予广泛好评。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