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转向与关系主义世界政治理论——基于中西学理对话和比较视角的分析

2024-03-14 来源:《国际观察》2023年第6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要:关系主义世界政治理论在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中兴起,随着本世纪初的“关系转向”而发展。关系主义是一个理论集群,包含多种流派,但都将社会性关系视为具有本体意义的实在。关系主义理论与量子力学有着相通的世界观,与关系社会学有着相似的假定。将世界视为关系构成的世界,将关系作为研究重心和基本分析单位,这是所有关系主义的最大公约数。关系主义世界政治理论的兴起还表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中西国际关系学界的关系主义大致在同一时期出现,成为世界国际关系领域关系主义的两支主要力量,在对话、辩论和比较中共同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关系转向。中文国际关系学界的关系主义属于深度关系主义,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识营养,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性、贯通性和动态转化意识,对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叠加状态和发展演进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秦亚青,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付清,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关系主义的兴起

  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理论有一个明显的发展,就是被称为“关系转向”(relational turn)的知识观转化和关系主义的兴起。“转向”在学理意义上主要指出现了与原来主流理论范式有着根本性不同的思想,关系转向表示关系主义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研究理路的兴起,认为万物之间的关系而非原子式个体才是世界的关键要素。

  关系转向反映了一种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基本视角。关系主义不是一种具体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集群,其中包含了多种理论流派,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主义视角,都将社会性关系视为具有本体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领域的关系主义是在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中兴起和发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挑战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赖以为根本的经典科学世界观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秉持了牛顿科学思想,以经典科学观本体论为自己的本体立场,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意识,表现出一些突出特点:一是原子宇宙观,即将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视为原子式个体,具有高度稳定的本原特征和属性。二是确定性世界。世界是按照客观规律展开的,构成世界的原子个体的确定性就是世界确定性的根本。在相同条件下,行为体行为是根据其稳定属性和特征产生的,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因此也是相似的。三是人作为理性行为体,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超然于客观世界之上,价值无涉地观测世界并发现客观规律。

  (二)挑战物质和理念的二元分立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在本体论意义上继承了西方哲学的二元传统,或是强调物质的本体优先性,或是强调理念的本体优先性。新现实主义是物质本体优先的理论,核心原因因素——国际体系结构——指的就是国际体系中主要大国物质性力量的分布格局,因此国家的物质性实力就成为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建构主义恰恰与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新现实主义形成了理念和物质的分野,如果说新现实主义表现了物质主义的本体立场,那么建构主义则是在另外一端表现了理念主义的本体思想。新自由制度主义虽包含非物质因素,但依然以物质为基础,因此被划归弱式物质主义理论。

  (三)挑战现有的主导研究模式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导研究模式是一种二元分离的层次研究模式:将研究重心或是置于体系结构,或是置于个体单元。关系主义试图突破现代性科学的束缚,超越物质—理念本体论的桎梏,摆脱结构—行动者的分析模式,从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切入,进行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关系主义将关系上升到本体优先的地位,认为关系是社会研究中的根本所在,是社会研究的切入点。关系主义并不否认行为个体和社会结构的存在和作用,但关系主义认为,无论是体系结构还是个体单元,只有在关系中才会产生社会性意义。

  关系本体是所有关系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虽然各种关系主义对于关系的界定、关系的类型、关系的静态动态、关系与实体的关系等有着不同的认知,但在一点上是高度一致的,即关系不是行为体活动的背景,而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本体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关系主义不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是建构主义的分支或是新近发展。关系主义坚持的本体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理念,而是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关系主义的认识论自然也不同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识世界的进路是关系而不是实体。因此,关系主义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是深层的真实挑战。

  关系转向的特点

  知识生产中的转向,一般指知识界对当前主导性知识的质疑并提出新的知识概念、发生方向性改变并指向新的知识进路。这一次国际关系理论的关系转向是符合这一基本定义的。如果说以前的理论和思想转向主要是西方国际关系领域内部的挑战和突破,那么,这一次的关系转向则表现出跨学科和跨地域文化两大鲜明特点。

  (一)关系转向反映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生产的新理念

  自然科学领域的关系转向是由量子力学和量子世界观所引发的。经典科学的世界是由最小的物质性原子单位构成的,这些原子单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稳定的属性和特征,其运动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就像牛顿力学三大定律所描述的那样。但量子力学中的一些重要思想都摆脱了原子式单位的独立意义,显现出与关系性高度相关的宇宙意象。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虽然与自然科学有着知识交集且相互影响,但由于社会科学更多的是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关系色调更为浓重,并且这一点也在向非人类社会延伸,表现出与新自然科学观的趋同进路。

  (二)关系研究在中国和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几乎同时展开并进行对话

  关系主义的兴起,在世界的国际关系学界表现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中西国际关系学者、中西关系主义学者的对话。世界国际关系学界的一个共识是,英文学界和中文学界的关系主义研究是在同一时期生成的重要国际思想,也成为关系主义世界政治理论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和社会实践给予关系重要的本体地位似乎使得中国学者有着先天的“关系敏感性”(relational sensibility),中文学界学者高度重视关系在社会场景中的意义,尤其注重中国人的关系意识、原则和实践,这些给予中国国际关系学者重要启发。

  进入21世纪之后,中西国际关系学者在关系主义研究方面发表了不少成果,国际关系学界的关系转向引发了中国与西方学者的辩论性对话。2019年,中西学者在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召开了一次对话性学术会议,研讨会的主题是“走向全球关系理论研究:中文学界和英文学界关系主义学者的对话”。这可能是国际关系领域第一次中西学者以基本对等的学术身份和基本相当的阵容、聚焦一个特定理论转向的学理问题展开的研讨会。大家的共识是,在中文学界和英文学界同一时段产生的关系主义理论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关系转向;虽然理论追求普适性,但理论学者来自不同地缘文化背景,也就自然地产生了不同视角的关系主义;不同地域文化的关系理论对话、辩论、交流会进一步促进知识创新,这无疑弱化了知识生产领域的中心—边缘界限,强化了知识生产的多元性和知识领域的民主意识。

  关系主义的共同假定

  统观目前的关系理论,可以发现,所有关系主义的最大公约数是关系本体立场,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世界即关系

  世界由关系构成,社会也是由关系构成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坚持个体本体论,强调个体在任何系统的本体优先地位。而对于关系主义而言,在本体论意义上,关系才是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世界不存在独立的原子式个体,不存在没有关系的身份和属性,这是关系理论坚持的本体论。所有行为个体都是关系性存在,都是在关系之中呈现特定的坍缩状态。前关系或非关系的社会个体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这样的社会个体并没有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假定的本原身份、特征和属性,行为体只能是关系中的行为体。社会意义只有在关系中产生。

  (二)关系即实在

  关系主义认为,关系就是实在。量子力学将实体之间的关系视为是与实体共在的,如果不是如此考虑关系的意义,就难以理解量子纠缠。意大利社会学家皮耶尔保罗·多纳蒂(Pierpaolo Donati)更是将涂尔干(émile Durkheim)的“社会事实”直接界定为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事实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之物”。在国际关系领域,也许“国际关系学”这个学科的名称就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将国家从关系中抽离出来,我们也无法将关系与国家剥离开来。因为关系就是实在,并且是渗透性实在。

  (三)关系即空间

  经典物理学思想中的空间是绝对的,物质实体活动于其中。关系主义则认为,世界和宇宙的空间不是独立的、仅仅供实体行为体活动的所在,而是关系空间,是关系的存在和运动。同时,关系是可以延伸和扩展的。关系形似石头击破的水中涟漪,是随着水波的动力向外扩展的。关系实践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成为可知的社会,关系扩展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我们所认知的世界的组成部分。

  (四)关系是基本分析单位

  经典科学观认为,世界是由最小物质性实体构成的,对世界的基本分析单位应该是这些最小的物质性实体。而对于关系主义而言,由于世界是关系构成的,关系才是基本的分析单位。这样,研究重点就从行为个体转向社会性关系。社会变化首先是社会关系的变化。关系界定世界、社会和社会行为体,关系的不确定性界定不确定世界、不确定社会和不确定的社会行为体。

  中文学界的“深度关系主义”

  关系主义是一个理论集群,但唯有中文学界和英文学界的关系主义在理论上是比较系统的。这两种语系的关系理论之间既有相同的观点,也有思想的差异。总体而言,中文学界的关系主义更显厚重,我们将其称为“深度关系主义”(deeper relationalism),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文学界的关系本体属于强社会性本体思想

  关系本体立场从定义上讲就是社会性立场,由于中华文化的社会性更加明显,中文学界的关系主义也显示了更强的社会性。概言之,无关系不成社会。在思考本体论的时候,英文学界的关系主义往往首先分清关联实体在时间上的先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绝对时间思维模式的影响,先在的势必有着本体优先性。这样的关系趋于物化的关系,是将关系视为一种因素,而将实体视为另外一种因素,先在的具有本体优先性。中文学界的关系本体包含了更强社会性的意义。换言之,这里面没有更多时间先后的考虑,而是更加强调什么因素具有赋予社会性意义的功能。也就是说,能够赋予社会性意义的因素具有本体优先性。在一般意义上,关系和实体是共在的,关系之所以具有本体优先地位,是因为关系赋予实体和实体行为,进而赋予世界以社会性意义。

  (二)中文学界的关系本体思想更具贯通性

  贯通性有两种含义:一是关系贯通于整个社会空间,包括社会空间本身。关系的界限就是世界,关系未及之处就是非社会。在中国文化的思维中,关系的空间是软体空间,是变化迭出、开合交替的空间,而不是结构化的定型网格。二是关系与实体相互贯通。关系内在于实体,实体离不开关系。在社会整体以及各个部分之间,关系是相互贯通的、内在的,从一开始且自始至终,任何实体之间、任何整体和表现为实体的部分之间都包含了关系并且以关系界定自身的意义。在关系空间中,关系和任何关系者都是一体的,可用“关系体”的概念描述。关系体是包含关系空间和关系者的多元一体,不是可分离或对立的二元结构。

  中文学界的关系思想将关系贯通于整个社会之中,并且在社会空间及其实体之间高度渗透。这与中国经典哲学中的关系与实体不可分割、同生共在的思想是一致的。这种思维方式包含了两个维度。一是行为体间性是以关系界定的。关系不是行为体之间互动的舞台背景,而是行为体自身和行为体间性的定义性要素,行为体自始至终都隐含了关系。两个相互关联的行为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彼此相即的生命和存在关系。二是个体和整体也是由关系界定的。个体和整体是相互参与的关系,个体是整体的部分,整体是个体的形构,没有整体就没有个体、没有个体同样没有整体。一切都在关系之中,关系贯通始终,关系内在于关系者之间、内在于关系者和整体之间。

  (三)中文学界更加强调关系性动态转化

  在中文学界的关系理论中,关系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自然和正常的事情,中文学界的关系理论更多地反映了中华传统哲理,比如道家辩证意识和中庸辩证思想,认为关系中的万物互为生命、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正如阴阳这对元关系,两者各有差异,但共同构成生命的整体,差异是互补共生的关键,不是竞争和冲突的原因。阴阳又是相互转化的,主体和客体在中庸辩证思维中是没有明确界定和界限的,A之于B是主体,但之于C则是客体,主体可以与客体相互转化,关系中的行为体也是这样动态转化的,犹如庄周与蝶。无确定主体、无明确主客边界、主客相互转化;复杂的自我,包含了他者的内容,强调不同的自我相向平衡和关联,表现了一种多元关系本体论。总之,自我他者不同而又关联。我们可以与他者关联,但是既相互自我,又超越相互自我。

  结语

  关系主义世界政治理论是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质疑和挑战中兴起的,是在世界政治领域思考以关系本体论为基础、以社会性关系为认知起点和基本分析单位的新的研究路径。在关系思维引发的“关系转向”之中,出现了中文学界和英文学界的关系主义研究两支重要学术队伍,几乎在同一时期聚焦世界政治领域的关系问题,并进行了平等的学理对话。这在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历史上应属第一次,对于进一步推动国际关系理论超越中西地域文化局限、向着全球国际关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文学界的关系主义理论主要从中华经典哲学文化中汲取营养,将关系视为柔性关系空间,强调关系者之间、关系者与关系空间之间的互为内在和相互贯通的关系纠缠,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转化的动态思维,更加显现了关系和关系者的相互建构、相互渗透的关系过程。 (注释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