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平:中美关系正经历否定之否定

2023-04-27 来源:《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3年第2期
    夏立平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因此美国总是将中国放在其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国际战略格局全局和亚太地区战略态势全局来观察和分析,并据此制定对华政策和确定美中关系走向。中美之间的互动也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冷战时期,美国制定对苏遏制的国家安全战略,特别是根据中苏关系状态来确定美国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冷战后,美国根据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全球反恐的国家安全战略,对华交替采用“接触”与“制约”政策。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反恐取得一定进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涉华议题越来越多。在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威胁”到其全球主导地位后,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从“大国战略竞争”国家安全战略出发,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存在三大内在矛盾,中美关系正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夏立平在文章中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和台海政策一贯服从和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亚太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决定美国亚太战略、对华政策和台海政策。因此,中美关系从美方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美中之间的互动决定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变和中美之间的互动,也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转折和演变。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域下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
    美国在冷战后期就开始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根据1986年美国《戈德华特—尼克尔斯国防部改组法》的规定,从1987年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应每年向国会提交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应包括五项主要内容:美国的全球利益、目的及目标;为遏制侵略、执行安全战略所必需的对外政策;短期与长期使用美国各种实力资源的建议;对美国各种国家实力资源间力量平衡的评价;其他有助于国会理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事务所必需的信息。《自由大辞典》(The Free Dictionary)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定义为:“开发、运用和协调国家综合国力(外交、经济、军事和信息),以实现有助于国家安全目标的艺术和科学,也称国家战略或大战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左希迎将国家安全战略定义为:“通过军事手段、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维护国家安全这一政治目标的方略。”
    参考以上资料,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可以定义为,美国政府开发、运用和协调外交、经济、军事和信息等综合国力的方略,目标是应对国内外威胁,保护美国的安全、繁荣和利益,包括维护国家主权、保护民众安全、改善社会和经济活力,维持和增强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它包括军事战略、外交战略、经济战略、反恐战略、能源安全战略等。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因此美国总是将中国放在其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国际战略格局全局和亚太地区战略态势全局来观察和分析,并据此制定其对华政策和确定美中关系走向。同时,正如中国俗话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中美之间的互动也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影响中美关系的态势和走向。
    冷战时期,美国制定对苏遏制的国家安全战略,并且根据中国与苏联关系状态来确定美国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此时的中美关系主要由外部因素,即中美两国与第三国(苏联)的关系驱动,美国从遏制苏联的国家安全战略出发,寻求与中国合作,特别是根据中国与苏联关系状态来确定美国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美国政府从对中国共产党逐步取得全国性胜利采取观望态度,转为向新中国一定程度示好。在中苏1950年2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美国放弃向新中国示好的政策,转向对中国与苏联一起实行遏制政策。中苏同盟彻底破裂后,尼克松政府开始改善美中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尼克松总统1972年2月访华,打破了美中关系坚冰。为了对付苏联的全球扩张,卡特总统下决心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
    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逐渐由外部因素驱动转变为内部因素驱动。冷战后,美国根据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全球反恐的国家安全战略,对华交替采用“接触”与“制约”政策。在此过程中,“9·11”事件后一段时期恐怖主义这一外部因素也曾经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反恐取得一定进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涉华议题越来越多。在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威胁”到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后,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从“大国战略竞争”国家安全战略出发,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尽管美国共和党政府和民主党政府各自国家安全战略的提法、重点和政策有所不同,但美国对华战略是美国两党之间和府会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博弈的产物。因此,美国对华战略中的一些基本议题、基本提法往往超越某一届政府,具有较强的延续性。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时期,尽管美国内政治极化严重,民主共和两党在几乎所有国内问题上都有分歧和矛盾,但它们在对华推行强硬政策的态度上是相同的,虽然在手法上有所不同。
    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内在矛盾与美中关系演变的启示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遭遇曲折,但在困难中前行。中美之间相互威慑已经形成。这些使今天中美关系虽然经常擦出火花,但迎头相撞的可能性较小。
    拜登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大国战略竞争”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华战略,虽然在做法上有所调整,但对华战略竞争仍是其基调,在有些方面甚至有所强化。这使中美关系进入了长期战略竞争相持阶段。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甚至达到尼克松访华打开两国关系大门以来紧张局势的最高点。但是,中美之间仍存在许多共同和并行不悖的利益。美国与中国在许多高技术领域“脱钩”,也不可避免伤害到美国自己。解决全球问题和地区问题需要中美合作,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存在三大内在矛盾
    中美战略竞争相持阶段将持续10—25年。这基于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存在三大内在矛盾:
    第一,既将俄罗斯作为“对自由和开放的国际体系的直接威胁”,又将中国作为“唯一一个既具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又具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推进这一目标的竞争对手”,将使美国实力捉襟见肘。
    第二,既要打击中、俄等地缘战略对手,又要与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危机等全球挑战,这将使被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或威胁的大国难以在应对气候危机等全球挑战方面与美国合作,从而使美国顾此失彼。
    第三,既要求盟伴与美国合作,建立排除中国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又提出“中产阶级外交政策”,推行无益于甚至伤害盟伴经贸的做法,这两个目标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
    这将使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在实施中有时因内在矛盾出现混乱。美国力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本质上反映了美国的潜在危机。最明显的就是美国的财政危机和经济滞胀。美国经济处于两个巨大的泡沫中:一是债务泡沫,二是股市泡沫。美国国内人心的分裂趋势也愈发严重。最近两年,美国国内的各种分裂倾向达到了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点,就连美国内战时期也没出现如此复杂的分裂。一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种族分裂,另一方面贫富阶层的分裂也日益严重,呈现出1%和99%的关系。还有以共和党为代表的“红州”与以“民主党”为代表的“蓝州”形成的地区分裂,以及由州政府与联邦政府权力和利益博弈反映出的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分裂。美国社会学家推算,至2044年美国白人将沦为少数人种。届时,美国的世界霸权观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美中关系演变的启示
    通过梳理冷战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的演变历史,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美国对华政策是美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中美关系的演变过程中,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是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导下制定的,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根据中苏关系的变化和美对苏政策的需求,对中国的政策从孤立遏制转为战略合作。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战略需求减少,美国在1989年政治风波后对中国进行制裁。美国企图影响中国的发展方向,又对中国采取接触政策。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先对中国采取接触与制约的“两面下注”政策,2017年底以来甚至将中国作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2.中美关系发展是两国互动的结果
    一个值得注意的有趣现象是,中美在其各自全面战略指导下,在两国关系向敌对转变时期,几乎同时采取强硬措施导致关系进一步恶化,而在两国关系向缓和转变时期,又几乎同时采取示好措施以使关系进一步改善。前一个典型例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解放南京后,中共外事联络室主任黄华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互有联系,直到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宣告新中国完全倒向苏联为首的阵营一边。而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严令司徒雷登“不能去北平”进一步接触中国共产党,并要求其“尽快赶回华盛顿”。后一个典型例子是,1969年12月3日在波兰华沙,美国大使急追中国使馆工作人员向其转达美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触的意愿;同时在北京,周恩来总理向毛泽东主席请示,释放两个此前误入我领水的美国人,以释放出对美善意来试探美国的态度。
    3.中美关系受重大偶然事件影响
    重大偶然事件有时重创中美关系,有的美国政府机构也会采取不道德手段报复中国。中美之间有时会发生重大偶然事件,这种事件会对两国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有时甚至重创中美关系。例如,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就对两国关系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两国关系较好时期,这种偶然事件的负面影响,可以在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少乃至消除;但在两国关系僵冷时期,由于双方缺乏互信,这种偶然事件就可能重创中美关系。再如,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人员伤亡。美国解释说是误炸,但中国认为是蓄意的轰炸,是对中国此前反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报复,因此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4.美国国内因素对制定和实施美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华政策有重要影响
    不仅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外交、国防、经贸、财政、金融、能源、公共卫生等机构和官员参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制定,而且美国国会两院、智库、游说集团、军工复合体、华尔街财团等都试图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它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理解有不同,政策主张也有所不同。
    三、中美关系正经历否定之否定
    中美关系正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但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表现为一个发展周期。中美关系的发展至今,进入否定阶段。
    中美关系的第一阶段即肯定阶段,是从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开始。在这一阶段,中美关系有艳阳天,也有阴雨天,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和多个起起伏伏的“马鞍形”,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中美人士都认识到,两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和全人类。
    中美关系的第二阶段即否定阶段,是以特朗普政府2017年12月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为开始标志的。中美关系风高浪急甚至有时出现惊涛骇浪,中美进入战略竞争的长期相持阶段。中美关系处于又一次重构的过程中。这一次重构也是中美关系的再出发。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是实现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中美关系稳定并向健康方向发展。只要中国发挥战略智慧,保持战略信心,坚持谦虚谨慎,提高战略定力,我们应该可以避免中美“新冷战”。对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既要在必要时敢于斗争特别是善于斗争,也要在可以合作的领域争取合作。中国要学会与美国打太极拳。中美两国人民希望中美关系稳定,特别是美国年轻一代对华好感度比上一辈高出15%。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两国实力将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也将促使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中美关系的第三阶段将是否定之否定阶段,即再次进入肯定阶段。中国人民深知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世界。因此,中国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争取在新时期新征程实现新的跨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国不能抱着“霸权”心态不变,必须在新时期改变自己不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心态和结构,与中国一起“共同演进”,最终放弃“大国战略竞争”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和美国都是亚太地区大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中美关系的走向。中美之间的互动,则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回顾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进,冷战时期美国从对苏遏制的国家安全战略特别是根据中国与苏联关系状态来确定美国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冷战后时期美国根据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全球反恐的国家安全战略,对华采取“接触”与“制约”交替政策。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反恐取得一定进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涉华议题越来越多。在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威胁”到美国全球主导地位后,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从“大国战略竞争”国家安全战略出发,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逐步构建起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哲学高度来看,中美关系现在处于否定阶段,但这一关系终将走到新的肯定阶段。即中美关系正在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需要10—25年,甚至更长时间。当前,中美发展都处在关键阶段。两国都应聚精会神办好各自国内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时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给世界带来更多福祉。这是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注释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