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社会实现长治久安、共同发展、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做出坚定承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十年来,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和响应,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作为这一科学理念的发起者,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在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践不断丰富,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重要引领。
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旗帜和方向,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积极推进人类和平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更大国际贡献提供了重要遵循。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时代课题,并以提出中国理念、发起中国倡议、落实中国举措的方式切实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理念为深化国际合作提供思想引领。在思想渊源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所描摹的理想世界图景,传承了“同舟共济”“天下一家”的互助合作思想。在内容主张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传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所主张的国家间零和博弈关系范式,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效路径。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主张以“五大联通”为载体构建互联互通的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全球范围的全方位对接和联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路径和机制保障;“全球发展倡议”主张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倡导建设全球发展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则呼吁促进世界安危与共,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推动构建安全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这些合作倡议将中国发展的理念、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了新的动力。
中国举措为深入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有力抓手。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发展合作,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投入,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同各方携手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更有效地动员发展资源,如搭建国际发展知识经验交流平台,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建立全球发展知识网络,举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共同发起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等。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始终坚守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不断推进疫苗国际合作,提供专门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这些举措推动了国际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将始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世界回响:“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科学认识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强调“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以此为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和认同,引发了广泛的世界回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之中,为深化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的“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通过的“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安全决议以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通过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等系列文件都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的精神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引领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号召国际社会就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达成一致、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也认为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愿景为所有联合国会员国提供了启发,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更是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受到了众多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的欢迎,并被纳入多个地区和全球合作机制框架之中。如金砖国家积极倡导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导下,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论坛也大力推动中非双方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成功践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认可,蕴含了各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同舟共济、共同开创美好未来前景的坚定信心。
全球共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来看,中国在地区层面推动建设亚太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等区域性多边共同体。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来看,立足于层出不穷的新机遇新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不断拓展,展现了更加多样的共同体样态: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不断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不断扩大的主体构成和地理范围都赋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也推动其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深入人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面对这一现实,中国将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与国际社会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中国外交七十年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研究”(L19BKS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