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兹提出的“深描”作为一种人类学方法,旨在通过微观观察带来理论启迪。我们常以研究个案想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却在将个案经验推广落实上遇到困难。“深描”理论提出,个案追求更大的相关性,并不依赖于“从小地方捕捉大世界”这样的前提,而是依托个案中有边界的地点产生的限定情境,使得一些学术中的巨型概念具有可感觉的实在性,可以现实地、具体地对它们进行思考,用它们进行创造性和想象性的思考。“深描”所做的不是超过个案进行概括,而是在个案中进行概括,以在具体而详细的个案研究中获知的洞见来加深对已有“问题”和“概念”的反思性理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报告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主要是要做到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同时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大,有诸如湿地、森林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我们要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就要结合不同的生态系统特点,观察特定生态系统类型中人与自然的互动模式与发展变化,达到对“和谐共生”的现实理解并获得更多创造性的思考。笔者以民族志的方式“深描”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简称“三江源协会”)的在地环境保护实践方法,从个案中找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启迪。
三江源协会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当地属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海拔高、植被低矮、天气寒冷干旱。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有众多水源,水源滋养了土地、草场,也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饮用水源。当地人尤为依赖大自然给予的生存发展条件,对水的依赖尤为突出。因此三江源协会将“水源保护”作为一个重点行动,且以当地人的方式进行保护。当地人在认知上相信水中居住着水神“勒”而采取祭祀的方式表达尊重,在行为上沿袭祖祖辈辈“敬畏水源”的习惯,如在离水源太近的地方不能取水、踩踏、污染等;他们通过观察水源的干竭、流速等情况来进行使用水源和畜养的调整,也会采取清理垃圾、更合理地使用水源等保护行动。这里可以看到,水保护的实效是需要意识和行为的高度统一的,意识上对于依赖水资源的观念更加直接、可感,行动上就会更日常可行、更自觉。
三江源协会做的第二个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是“零废弃推广”,解决的是当地面临的新的环境问题,即大量的生活垃圾的产生及污染。同样是垃圾管理的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由于三江源地区垃圾处置能力薄弱,势必要求当地在“减量化”原则上进行着力。三江源协会通过宣传零废弃的理念,即不生产、不使用、不制作、不丢弃塑料制品等垃圾,给自愿选择成为零废弃家庭的家中替换能重复利用的家具,如将一次性的塑料袋等变成不锈钢、陶瓷、布袋等材料的制品。同时,引入“零废弃循环基金”的方法,零废弃家庭能够获得向基金进行资金借款缓解家庭资金压力的便利,共同约定产生的利息用于社区环境保护,形成共同维护和管理的规则,以个人的零废弃行动带动零废弃社区的共建。可见,当本地人遇到新的环境问题时,其从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变成环境的保护者,需要使用更符合在地条件的原则和方法,也要切实地解决当地人的生活需求,才能将问题真正解决。
三江源协会做的第三个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是“可持续的生态乡村建设”,落脚点在社区的综合性发展,将“共生”从互相依赖的生存提升为可以互相改善的生活方式的创造。社区是动态变化的,畜养的牛羊、家庭劳动力、交通工具等都在随着大环境发生变化,可持续的乡村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因此,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从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给予想要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一种可持续的方案,才是长久之计。在生产上,除了已有的畜牧业,给在地人进行手工艺技能的培训,形成销售渠道,扩展生计来源;在生活上,关注大家的身体健康,给大家进行健康宣讲,并且支持社区做蔬菜大棚,吃有机蔬菜;在教育上,通过社区公共空间的图书馆建设,提供各种培训活动来提供教育机会的平等;在生态上,自愿成立公益保护小区、记录环境日记等,持续做在地的守护者。从反向来说,正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了更好的生活方式,使得环境也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得以真正实现。
基于三江源协会实践的在地环境保护方式的个案,让我们对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加可感,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成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深描”的方法在个案中获得理论的启迪,证实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系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志愿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